狼叫屲遗址

狼叫屲遗址

共 160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52

历史沿革

1984年,核工业部某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在勘测地质土层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具抛落在田野的头盖骨化石,凭着多年的地质工作经验和对古生物化石的认识,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具年代久远的古生物化石。
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武山县文物工作者在距前一具头骨化石1.2米处又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这具化石石化程度较好,较为完整,根据外部形态,专家确定这具化石为女子头骨化石。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狼叫屲遗址
狼叫屲遗址位于武山县鸳鸯镇苟家山村下方的山坡地带,其范围大致东起大沟,西到苟家山村,南起小咀粱,北到老鼠沟,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从地形看,该遗址处于渭河和榜沙河之间的大林山山体下部,是一个从大林山巅至大沟之间的弧形倾斜凹地,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雨水从山顶往下流,使凹地下层长期积水,此处黄土层因而形成了潜移化黄土。
文化特征
狼叫屲遗址上半部距地表约3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米左右,有灰层、灰坑。断面还暴露有坚硬的白粘土、红烧土等古人类文化遗迹。地表到处散见齐家文化红陶片、夹砂红陶片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片,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狼叫屲遗址下半部至大沟西侧,曾出土两具旧石器时代的“武山人”头骨化石,同时,还出土有肋骨化石和打制石器等,故而该区域文化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文化特征。
年代
狼叫屲遗址出土的两具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武山人”,经兰州大学碳14测定绝对年代为距今38000±500年,其体质特征接近广东马坝人,属于晚更新世中期,代表着比山顶洞人更原始的早期蒙古人种类型。狼叫屲遗址是与河套人同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也是甘肃境内发现的有人化石的三处旧石器遗址之一,“武山人”和“平凉人”证明了甘肃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这把甘肃史前文化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文物遗存

综述
狼叫屲遗址出土了原始人头骨化石、颈骨化石、肋骨化石、石球、尖状器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标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以及带有血渗的铜箭头等。
武山人头骨化石
第一个头骨化石
狼叫屲遗址第一个人头骨化石仅颅盖骨部分,包括额骨和左右顶骨,属男性个体,年龄为20岁左右。
狼叫屲遗址第二个人头骨化石通高21.5厘米,横阔13厘米。包括顶骨、额骨、蝶骨、颞骨、颧骨、枕骨、下颌骨和上颌骨等,是较完整的一具人头骨化石,石化程度较好,保存相对完整,眉骨稍突出,上下颌骨略突出,从牙齿的冠状缝、蝶顶缝、乳突枕缝、人字缝、矢状缝、顶乳突缝等颅缝愈合情况和牙齿的萌出情况可判断,颅骨是成年时期的颅骨;再从第一臼齿、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的磨耗与年龄分期模式综合判断,从主要表现性别的眉弓、乳突、枕外隆突及面部特征全面比较,此颅骨代表着一个35岁左右的壮年女性个体。

研究价值

狼叫屲遗址“武山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为中国现代人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珍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狼叫屲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狼叫屲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鸳鸯镇苟家山村狼叫屲。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狼叫屲遗址,路程约23.7千米,用时约35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