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箐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地名由来:水箐镇古为森林,盛产草菖莆,故名草菖莆田,草菖莆田又名水箐,镇因此而得名。

在毕节市西部。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苗、彝等民族占6%。辖12村委会。1954年置水箐、鲍家屯、后箐3乡。1958年分别改公社,后并入何官屯、青场公社。1962年析建3公社。1984年置水箐、鲍家、后箐乡。1991年合并置水箐乡。1994年改置镇。产生漆、杜仲、天麻、乌桕、油桐籽。有中小学31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水箐,在毕节西北14公里,大高山西南麓。人口600。海拔 1 800 米。原名水箐口,明洪武年间为军屯。设农贸集市。何官屯—马鞍桥公路经此。

十亩杜鹃

十亩杜鹃位于水箐镇西部的燎原村境内,每逢开花季节,近十亩杜鹃花成片开放,呈现一片祥和景象。该地气候温暖湿润,属低纬度的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适应杜鹃花的生长开花。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四区八寨坪何官屯乡。

1950年,属五区何官屯。

1952年,属五区何官屯17村之一。

1954年,何官屯区的草菖莆田更名水箐乡。

1959年,水箐管理区属官屯公社。

1962年,水箐公社属何官屯区15公社之一。

1965年,何官屯由14公社改建7公社,水箐公社仍属何官屯区。

1982年,水箐公社改水箐乡。

1984年,水箐乡属何官区。

1994年,水箐乡改水箐镇。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