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车力蒙古族乡
地名由来:因据查,车力乡地名来源于蒙古语音译,意为兰色芍药花,故而得名。
一、自然情况
呼和车力蒙古族乡位于洮南市境内西南部,距市区36.5
公里,驻地立业屯。东与安定镇为邻、西与内蒙古新加木苏木毗连、南与通榆向海接壤、北与大通乡交界。下辖七个行政村,十九个自然屯,1789户7023口,其中蒙古族1090人。总幅员面积2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
二、经济情况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在完善,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税费改革,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给车力乡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到实现粮经并重,多种经营。从单一的种植农业到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从过去盲目追求产量,到现在的围绕市场,大做效益文章,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牧业、生态林业、绿豆、芝麻、瓜果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各项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具有车力特色的大鹦哥绿豆始终占领着市场。年均产量3000吨左右的绿豆,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占全乡年总产值的26.3%,畜牧产值达750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20%。养殖业逐渐由养羊向养牛发展,养牛被列为我乡畜牧发展重点之一。全乡养牛955头,其中奶牛405头,有育肥牛550头。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2004年全乡个体经济总收入达800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20%。全乡从事商业餐饮服务业、加工业、建筑、运输业等各类个体业户达400多户,从事季节性个体经营活动,劳务输出人数占全乡劳力的50%。车力乡2003年GDP总值4500万元,人均收入1100元。2004年全乡GDP总值6700万元,人均收入1970元。
三、农业生产情况
车力乡自然条件差,风沙干旱严重,这是制约车力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治风沙干旱是车力乡农业眼的长远大计。因此,乡政府始终把治理风沙干旱做为工作的主攻目标,坚持干旱打井、坚持治沙造林,从1995年开始把抗旱打井工作作为工作重点。10年间,钻井3500余眼,终于在全市贫水区打成抗旱井1600余眼,实现全程灌溉2500余公顷,购置配套喷灌设备1000余台套,实现万亩喷灌。创业、兴发、宏图、立业等村社实现了水利化村社,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本保证。
历史沿革:
清代此地系蒙古族游牧民地。
清光绪三十年(1904),隶属洮南府兑智社。
清宣统元年(1909),隶属洮南府第二区。
1913年,隶属洮南县西乡。
1925年,隶属第三区。
1933年,隶属洮南县第四区。
1935年,隶属第四区立业保。
1937年,隶属大通村,仍属洮南县。
1946年隶属洮南县大通区。
1949年改属大通区。
1949年改属第八区。
1950年改属第六区。
1955年改属大通区。
1956年撤区,隶属赵民乡。
1958年改属志强乡。
1959年隶属志强人民公社。
1962年改属大通人民公社。
1965年从大通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呼科车力人民公社隶属洮南县。
1979年因境内蒙古族聚居较为集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呼科车力乡蒙古族人民公社。
1981年因呼科车力的“科”字,译音有误,故更为呼和车力蒙古族人民公社。
1983年实行乡村建制,改为呼和车力蒙古族人民公社为呼和车力蒙古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