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故居
共 111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36
历史沿革
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周熊占在购地兴建老台门。
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绍兴鲁迅故居西次间楼下,他回故乡任教期间也以西首第一间楼五为卧室。
清末,周氏家族日趋衰落。
民国七年(1918年)族人共议将新台门连同后园——百草园出售给东邻富户朱阆仙。朱家买后对新台门进行拆建,但西轴线第四进两开间楼屋和第五进三开间平屋,却未曾改动,所幸这正是鲁迅故居的一部分。
1949年以后,经多次整修,鲁迅故居恢复了原貌。
2008年6月,根据中宣部等文件精神,鲁迅故里景区实行整体免费开放。
2018年9月18日起,鲁迅故里景区晚上免费对游客开放。
绍兴鲁迅故居
建筑特点
综述
绍兴鲁迅故居,为台门形式布局,前后六进,占地580平方米。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平屋和长廊;第三进楼下西侧为鲁迅在绍兴工作时的卧室。第四进为两开间楼房,楼下东首前半间称为小堂前,是鲁迅家用餐、会客的地方。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楼下西首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作过道;第五进为厨房;第六进为三开间平屋,中间有门通百草园。今各进各间均布置原状陈列。百草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为周氏族人共有菜园。园内种植皂荚树、桑树等,有矮墙、水井等建筑。
三味书屋
,清代建筑,在鲁迅故居东约70米处,本是寿氏书房,后改为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入塾。书屋是寿家台门东花厅,坐东朝西,三开间平屋。屋后有小园一,植有腊梅、桂花及天竹等,为鲁迅与同学课余嬉戏之处。
三味书屋
周家老台门
即鲁迅祖居,清代建筑,系鲁迅祖上世居之宅。在鲁迅故居以东70米处,与三味书屋隔河相对。老台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中轴建筑前后四进,从南到北依次为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和座楼,东、西设厢楼。第一进为台门斗;第二进为厅堂,称为大堂前,五开间;第三进为香火堂,五开间,明间为厅堂,东次、尽间为佛堂、客房,西次、尽间为餐厅、客厅;第四进为座楼,七开间,楼下中间为小堂前,东首为书房,西首为卧室。东厢楼为九开间,西厢楼为七开间。今中轴线及东、西厢楼建筑均布置原状陈列。
鲁迅祖居
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三味书屋是绍兴市区仅存的清代私塾;周家老台门是绍兴市区仍存的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绍兴鲁迅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月26日,被浙江省文物局确定为浙江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