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天地一体化融合 借助电信产业推动航天产业发展
●从电信产业发展看航天产业未来架构
●国企和民企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角色与分工
天地一体化融合
借助电信产业推动航天产业发展
根据目前中国对于电信产业的定义,卫星通信服务已经被包括在基础电信业务当中,属于第二类基础电信服务。但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属于不同的运营管理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航天产业尚不够成熟的现实,也导致了航天产业的规模得不到扩大。因此,今天的航天产业,完全可以借鉴通信产业模式,借助通信产业发展的态势,通过天地一体化融合等途径,去融入到通信发展大潮中,助力航天产业飞速发展。
前文曾经谈到,航天产业与电信产业的产业架构和发展阶段具有很高的同构性。因此,通过两个产业的对比分析,可以对当前中国航天的产业架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一些前瞻性思考和判断。
总体来说,可以把电信产业分为四个主要的板块来认识。分别是基础设施运营和基础服务、基础设施建造、消费产品提供、增值服务。
基础电信业务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包括:固定通信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其中,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都属于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包括:集群通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其中,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都属于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
就上述分类而言,所谓基础电信业务,多数是指直接运营通信基础设施,包括铜缆和光缆组成的有线网络、铁塔组成的移动网络,以及相关的交换、存储、处理设施等等。可以发现,第一类业务的投资大、固定资产数额高、建设难度大、运营设施占地面积大,对运营者的资质和资源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一般由国有企业运营。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在集群通信、网络接入、网络托管等业务当中,存在着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无线寻呼业务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寻呼业务比较兴旺的一个历史时期,有大量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参与其中,形成了繁荣的市场。究其本质,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可以认为是某种市场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运营。它们依托或者部分依托第一类业务, 自行建立一部分小型低成本的基础设施,以此开展业务。
在上文所述的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服务内容比较多,可以简单总结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因特网接入,此类业务中的电报业务已经基本消亡,传真业务也已经边缘化。上述业务都是在电信基础设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向普通消费者开通的服务。
国内电信设备制造早在上世纪9 0 年代就已经进入了完全市场化的阶段,在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当中,一度出现了“ 巨大中华”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集群,如今巨龙电信已经消失,但大唐、中兴和华为构成了竞争格局,其中华为占绝对优势地位。特别是华为和中兴凭借自己的竞争力,已经走向世界,跻身全球最主要电信设施供应商之列。这些龙头电信设备企业带动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其中包括芯片、PC B、光器件等产品及方案供应企业、以及通信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级用户等,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这样的良性循环在美国发动贸易战和芯片禁运之后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即业内立刻形成了积极投入、确保芯片供应自主化的共识。
今天的电信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实现商业化,将一个大型工程合同有效拆分,组织多种所有制类型、多种规模的企业具体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虽然电信网络本身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分工合作的产业生态已经建立起来, 并且达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了商业与公益的平衡。这样的生态已经扩展到了国际市场上,即使在国外市场,华为之类的企业获得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合同之后,同样会带动一批国内公司前往国外,承担施工任务。
电信产业中的个人终端领域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子产业,不但几乎完全占领了国内市场,甚至已经基本占领了国际市场,在研发、应用、升级换代一系列活动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且向文化和艺术的方向拓展。个人终端制造业对高端消费级芯片产生了旺盛的需求,推动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剧烈变化和芯片国产化进程,产业生态中已经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和百亿级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战略影响价值的子产业。
电信行业个人终端操作系统已经高度集中化,除了固定电话座机之外,目前常用的包括苹果公司的iOS、谷歌公司开发的安卓、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10系统,华为公司开发的鸿蒙系统已经开始推广。绝大多数针对消费者的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和增值电信业务,如今都需要依托上述四种操作系统来开展。
当今电信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各类互联网应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庞大数据通信需求。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 大力拓展新兴业务,使固定增值及其他业务的收入成为增长的第一引擎。
2020年,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6.6%提升至17.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53 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42.9 %;固定增值业务实现收入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0.5% 提升至12.9%,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82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9.1%。其中,数据中心业务、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2.2%、85.8%、35.2%和17.7%;IPTV(网络电视)业务收入3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3.6%。
因此,应用,而非基础设施本身, 才是一个产业盈利和增长的主要来源。在电信产业的应用领域,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是整个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最丰富、市场机会最多、创新最活跃的板块。应用市场的繁荣,不但促进了商务电子化,也促进了政务电子化。不但为大量民营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也促使大量国有企业、国有服务积极跟进,使出租车、餐饮业等传统上低水平分散经营的行业进入了信息化和社会化分工合作的时代,不但繁荣了市场,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运行的形态。
二、航天产业
对电信产业的参与和不足
与电信产业相比,航天产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市场细分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到目前为止,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是卫星通信业务。但是只有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音频广播两个板块实现了消费化。卫星通信,包括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宽带接入,尚且处在消费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卫星遥感依然主要服务于集团用户,也带来了市场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随着卫星遥感图像媒体化的探索,卫星遥感正在向消费化迈出第一步。
卫星导航是消费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版块,无论用户终端销售还是基于位置的服务,都已经充分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卫星导航产业之所以能充分发展起来,与电信行业的融合是分不开的。通过宽带网络, 不同终端之间交换彼此的位置数据, 通过大数据获得不同应用的最优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从餐饮、购物、出行等的一揽子服务。这是天地一体化融合的成功案例,为通信、遥感板块的商业化、产业化带来了希望。
可以看到,相较电信产业,首先,航天产业在基础设施运营和基础服务领域的商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较为单一,竞争性不足,民营企业尚未在这一板块充分发挥其推动应用开发和市场拓展的主导作用。这是阻碍航天产业商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借鉴电信产业的成功经验, 将更多的基础设施运营和基础服务向民营航天企业开放和转移,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和合理的商业模式,这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其次,从基础服务的角度来看, 电信产业已经形成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大众消费市场,基础服务的市场化对于产业基础设施的社会化应用和投资与收益的良性循环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的商业化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航天产业而言,基础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大众消费市场的缺失, 是阻碍其商业化、社会化发展的一个根本环节。
三、积极融合
开创航天产业新局面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群,正在筹建覆盖全球的低轨道宽带互联网卫星星座;已经建立了高分、高景、吉林一号三个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体系, 图像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建立了北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服务质量和美国GPS相当。
中国的发射服务产业正在努力迈向新一代运载火箭,民营火箭公司大量涌现,并且已经出现了多次入轨成功的案例。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也针对商业火箭的发射,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和管制政策。
总体来说,中国的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及其建设能力,处在比较好的态势之下,基本上能够为市场化、商业化运营提供所需要的支撑。在具体路径上,航天服务融入电信产业的相应板块,发挥天地一体化的优势,将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从体系、设备、服务三个方向,来重新审视航天产业。
当今的航天服务,应当与电信产业融合,而不是孤立的。各类航天服务在开发之初,就应该采取从消费端倒推的方式,和社交媒体、LBS等应用相融合,才能在各个层次上理解电信产业的运行逻辑,充分接纳和适应这样的逻辑,和电信产业实现彼此开放融合,才是通向消费市场的正确道路。
我国航天产业当中并不存在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人设备制造板块,消费者所拥有的卫星终端,主要形态是各类个人电子消费产品中的GNSS接收处理硬件。有学者预测,低轨道宽带卫星通信业务的普及,将催生出一个容量较大的个人卫星设备市场。卫星遥感、卫星气象等服务很难实现终端的个人化,也并无必要。因此,这两类服务更多地是以应用形态出现在个人消费终端上。
卫星个人设备制造业的巨大空白,是产业发展的严重缺失,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历史包袱,可以从头寻找市场定位和拓展方向。正如手机之于电信产业,个人卫星设备将成为航天产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强劲的细分市场之一。此类设备的研发,应当充分考虑和现有消费电子产品的兼容互操作,采用消费电子产品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采取即插即用的设计思路。坚决摒弃在标准、接口等问题上另起炉灶的做法,尽量融入现有类型的设备当中。
商业航天服务在个人终端上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有关软件和软件内核功能模块来实现的。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业务量最大的,是各类导航应用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卫星气象通过气象APP向个人提供服务,卫星通信、遥感尚且没有普及化、日常使用的应用软件。这是航天产业无法直达消费层的主要障碍之一。
其中,最迫切的发展压力,来自于5G时代的内容需求。在5G时代, 由于通信带宽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可以享受到比从前更丰富更高分辨率的内容,当前的内容产业必然会经历一个大幅度提升和扩张的阶段,航天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扩张机会。例如,卫星对地观测所获取的信息, 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源, 一方面遥感卫星的媒体化,因为内容市场增加一个新的门类;另一方面, 遥感、位置服务向其他内容领域的融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内容产业生态。所提供给用户的接收模式将不仅仅是手机,也可能包括多种形式的穿戴式设备和集成式设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极其迅猛,航天产业必须以时不我待、超前布局的态度,才能够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