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智能眼镜还没来,小米和 Facebook决定先试水
炫技之后,小米的首款智能眼镜至少要先解决量产、场景问题。
全文2856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邱晓芬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氪pro
ID:krkrpro
题图|Pexels
9月14日,苹果发布会前夕,小米官宣了一款新产品,正是苹果多次传言即将推出的MR 眼镜。
这也是小米的首款智能眼镜产品,还处于概念机的阶段,量产尚无定论,但随着元宇宙概念火热,AR今年重新重现热潮。新一轮的卡位战已经开始。
恰好在上周,Facebook也联合雷朋制造商发布了一款售价299美元起的智能眼镜,主打听音乐、接电话、拍照和短视频。扎克伯格在布局元宇宙的同时,在硬件上又朝AR跟近了一小小步。
还在收集AR/VR专利的亚马逊,尽管尚未推出头显硬件,也去年尝试自研/收购的方式,推出了几款轻巧的智能眼镜Echo Frames和North Focals,不过只有一些简单的语音操控功能。
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在AR技术成熟之前,需要先用智能眼镜卡位。
小米炫技,但量产和场景还是大问题
回到小米的这款智能眼镜上,这并不算是一款严格意义上的AR眼镜。
从功能来看,这个产品展现出来的用途比较有限。小米放出的宣传片显示,这款眼镜主要是基于用户解决双手被占用时候的场景。比如,走路的时候眼镜提供导航功能;吃饭的时候双击内嵌在眼镜腿的相机拍照;随时随地翻译外文,显示通知等等。
小米眼镜导航功能示范,只有绿色单色显示
不过,小米的这款概念眼镜还是有一些技术闪光点在。
首先是,这款智能眼镜的核心部件是一块0.13英寸的MircoLED微型显示器,只有芝麻大小。而在此之前,基本没有智能眼镜厂商会选择MircroLED作为眼镜显示器,还把底做成这么小,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这不仅是基于生产难度和成本的考虑,对供应链能力也是一项挑战。
其次,重量控制一直是盘踞在智能眼镜功能设计阶段的一大掣肘。重量最终只有51g的小米眼镜,这次采用了“光波导技术”——让光波导镜片用光栅结构经过无数次的扩散反射,最终能将光“逆转”180°,进入眼睛。光波导技术对于智能眼镜的意义是,可以明显减少设备体积重量,让眼镜尽可能更接近正常眼镜的形态。
此外,小米对这款智能眼镜的定位是独立终端,而不是手机的第二屏幕,这意味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运算模组、电池模组。再加上光学模组等等配件,小米方面的数据显示,这款智能眼镜总共集成了497颗微型传感器。种种模组要把重量做轻,并不容易。
再者,小米这款智能眼镜的显示亮度能做到两百万尼特,一位行业人士表示了震惊——现在行业最小0.39英寸MircoLED显示屏亮度最高不过几千尼特。当然,为了保证这一显示参数,小米也做了一些阉割,比如,内屏只有绿色这一单色显示,而非多色。
小米眼镜用的是单目设计,只有一个镜片有 AR 效果
可以预见的是,这也注定不会是一款能够很快落地的产品。
除了衍射光波导技术的落地还不成熟,距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其次,小尺寸Mirco-LED、光波导的成本高,一位行业人士分析,小米把这款眼镜做成了单目的设计,BOM成本缩减一半,但是整体依旧没有到能成为大众产品的阶段,“就算是小批量生产,产量也不可能很高”。
让智能眼镜回归眼镜
当然,小米这款智能眼镜也指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方向,让智能眼镜更接近眼镜。
智能眼镜最困难的是,如何在重量和显示效果两个方向取得平衡。
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智能眼镜的重量问题很敏感。普通眼镜在经过过去多年的改良,已经可以做到几克的重量,在减重问题上驾轻就熟。而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堆料过度,重量一旦超过50g,夹头、压鼻梁的效果都会倍增,前述人士称,就人体工学来说,超过50克的智能眼镜并不是可以被长久佩戴的产品。
有内容生态支撑的微软选择了显示效果。2015年发布的全息智能眼镜Hololens,显示效果、视场角上都堪称硬核,但最后还是选择牺牲了重量,达到了几百克——相当于把一部iPad戴在眼睛上。
为了分摊掉硬件的重量,Hololens还做了记忆海绵佩带去分摊负担,但最后的结果是,眼镜不像眼镜,反而更像一个奇怪的头盔。
另一条解题思路是,也有硬件厂商直接放弃了光学功能,整体倒向了音频功能。
华为今年前推出的几款智能眼镜就是不带光学模组的产品,加上了扬声器单元,在通化控制、音乐播放的功能下功夫。还有另外几家创业公司也做了同类型的产品。但最终由于功能鸡肋,价格和性能不对称,也称不上是一个好的产品方向。
此外,智能眼镜在内的可穿戴产品,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帮助用户消除社交顾虑,这背后涉及的问题包括隐私、设计感、交互等等。
英特尔创新产品部门负责人Itai Vonshak此前就提到,“头戴产品很难做,是因为当人们把一件产品放在自己头上时,这些产品就与佩戴者的个人形象息息相关”。
谷歌的Google Glass可能是过往最像眼镜的智能眼镜,但最终在C端市场几乎全军覆灭,就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比如,谷歌眼镜此前就在眼镜体上加上了摄像头的装置,但是随后很快被多数媒体指出存在着隐私隐患——毕竟没人愿意在交流的时候一直被摄像头对着。
另外,第一代的谷歌眼镜采用的是棱镜+微型投影仪的方案,由于显示区域有限,每次使用的时候,用户右边的眼球需要翻滚到右上方。当用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在外人看来就像是一个戴着眼镜的斗鸡眼。
智能眼镜是不是伪需求?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AR公司都是在面向B端做定制化,作为C端产品,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生态、价格、技术等等。而当AR眼镜在C端普及前,各种主打音频、笨重头盔式的智能眼镜只是一种试水市场的折中方案。
应用场景何在,一直以来智能眼镜这个品类被反复拷问的问题。
如果只是作为手机第二块屏幕的延伸,一切问题变得简单很多,但也非常不性感——一些轻量化的信息处理需求已经被如今很普及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取代掉,智能眼镜已经很难在其中再细化需求。小米眼镜宣传片当中的拍照翻译、导航等等的需求,也不是刚需。
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终端,还需要构建起背后整个软件生态,寻找到更好的交互方式,保证产能和价格等等,桩桩件件都不容易。
以交互为例,过去的智能眼镜、VR眼镜,实现交互基本是依靠眼动、手柄、手势、语音的实现交互,但是这些交互方式并不是智能眼镜/AR眼镜的终极形态——手柄让眼镜更累赘了,手势和语音则有泄露信息的可能,最终极的脑波交互距离量产还有很远。
种种的探索不会没有意义。主打音频的智能眼镜帮助解决了立体式音频的问题,以微软为代表的头显初步开启了游戏等等的应用生态。
到了真正量产的、便携式AR眼镜阶段,AR通话、办公、导航会是一个更接近科技感的体验。而一个产品在真正落地之前,会经历一个艰难迭代走弯路的阶段。沦为“笑柄”的谷歌眼镜如是,把眼镜做成头盔的Hololens也是。
可能很久以后,当我们重新去审视这些形态各异的智能眼镜的时候,就像是现在去回看那台占用十个房间、却是人类史上第一台电脑“ENIAC”时一样,惊愕又肃然起敬。
本文由36氪pro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