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产品经理,绝不躺平

产品狗聚集地

共 3432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1-27 06:26

“躺平?绝不可能。短暂的心累躺平半小时而已。”这是John在90后创业群沟通的反馈。他们无论在工作、还是毕业即创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自律的「后来竞争者」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升、高速成长。

 

90后和95后是跟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但是其实留给我们的红利并不多。他们需要比80后更加努力,才能脱颖而出。要学会不要脸,要有皮实心,才能能力和年龄成反比,更加淡定的面对年长的下属。

 

于是和仨朋友聊了下,针对“为什么会这么牛?”、“你是怎么管理团队的?”、“你的工作日常”等等。他们都是大厂中高层Leader和创业公司CEO。(P.S.后面争取拉他们视频聊聊天)

 


管理,并不是为了“管住”他们,而是相互成就

Toby(男)  Facebook e6  26岁

 

2017年以校招生e3身份加入Facebook,30多人的产品小组中,只有两个AI产品经理,当时正好想在产品中利用AI机器学习的策略,于是和Leader沟通后,想在某个业务下,建一个AI学习的中心化团队,而我自告奋勇的想去带领这个团队。(P.S.找到机会并抓住机会)

 

于是在孵化团队阶段,组内邀请两个产品经理利用非工作时间协同做产品方案,方案形成后,再去和研发Leader沟通协同资源,通过2周时间开发出Demo,和领导去宣讲并争取资源。软磨硬泡,最后领导批了仨,连同四个兼职研发,加上另外俩兼职产品,至此10人AI学习中心化小组成立。(P.S.有想法就快速验证,过程中先做好准备,接下来拿着方案去找志同道合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身兼产品经理、项目管理、跨团队沟通等多职,充分体现了“产品经理万金油”角色,个人能力和对产品的理解都有了飞速的进步。与此同时,也要一直保持自己的专业能力能服众(因为团队所有成员都比我大)。尽自己的能力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别拖后腿。在工作8小时外,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P.S.自身学习永远保持饥渴)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请教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项目Leader并不是要‘管控’项目成员,而是相互成就”

 

在产品方向正确后,随着“快速迭代、小范围试错验证”,产品随着有一定的成绩后,在2018年10月正式并入重点项目。项目组年年也拿“项目潜力奖”,随之而来的就是——三年连跳3级,2021年升职e6,现已成为80余人项目组Leader。

 

在专业能力上,自我提升还在继续,包括数学、统计学等技能,对项目管理也有了自己的新认知。可以看看John视频号的这个视频——


这里想给读友们想聊的有三个点:

  • 有想法很重要,但是想好对应的产品方案和目标,以及解决如何落地的问题更重要;

  • 团队管理学会“抓大放小”,核心目标抓住,Deadline抓住,过程阶段做好监督,细节层面让项目成员协同解决;

  • 机会重要,但是前提是你能抓住。所以时刻做好准备,而这个准备就是要自我充电。

 

 

还从未遇到因年龄来质疑我的能力

Niki(女)  推荐算法产品Leader  30岁

 

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拿到“腾讯五星员工”。2016年至2018年,出去创业失败。2019年进入阿里做推荐业务的Leader。(P.S.感觉牛人都贼能折腾)

 

在创业的这段时间中,有两个非常深层次的理解:

  • 产品经理是产品价值的判断非常重要。但是在判断产品价值之前,产品对于用户使用场景和用户价值要有深入的理解,产品给用户带来价值了,产品才会有价值;

  • 产品经理要有本质思维。不要妄想颠覆行业,而是去思考如何给这行业带来价值,那么就需要去挖掘业务过程中的场景。

 

越是领导,越要关注这两层东西。对于产品价值的判断,有利于调整产品的重点;产品本质的挖掘更有助于产品“接地气”。(P.S.并不虚哈。做的功能能否带来产品价值,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否有其他的策略)

 

我把这几年的职场生涯分为三个阶段:

 

2014年至2015年——职场充电期。

这两年,我会抓住一些可以学习的机会学习,不要脸、不怕困难、不推卸责任……始终相信一句话:“任一行业,从不懂到懂,仨月就行”。过程中就是不断请教和看资料,平均每天11小时的高质量工作和学习时间。结交了一些行业大佬,也自我沉淀很多。产品方法论也在这两年做项目的过程中塑造。可以看看John视频号的这个视频——

2016年至2018年——职场重塑期。

自己创业期间,理解你的人非常少。在没有资源的环境下,付出和承担非常多,对内要带领团队做项目,对外要深挖客户需求和面对投资人的“刁难”。公司现金流、团队管理磨合、客户、产品计划……每一项都要果断决策。

 

这两年基本上是信心一次次被击碎,然后一次次被重组。也并非坏事,而是对创业有了新的认知,对自我有了清晰的定位。

(P.S.其实不建议去创业,人脉、能力和积蓄缺一不可,“创业”这两字一旦执行,你的生活将会围绕这两字历经太多,请谨慎)

 

2019年至现在——职场沉淀期。

现在工作精力分配:60%产品+40%管理。团队有27人,团队大多数年龄都比较大,但是也不会质疑我的能力。

 

在产品工作中,我会遵循几个点:

  • 做之前,会提前梳理清楚目标和目的,明确“某个需求为什么要做”和“需求背后结合的目标”来落实。口说无凭,数据说话(自身数据或竞品数据);

  • 正在做,大到每个模块未来想法,小到每个字段位置,都要有自己的依据——摆事实、讲道理、说清楚;

  • 做完后,产品计划和运营计划理清楚,对照目标去落地执行——看数据、勤反馈、定计划。

 

说清楚轻松,但是过程中会默默关注+引导,发现团队成员的优势点,有效协同和配合。

 

在团队管理中,落地的去遵循“十五字”——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以上是我的产品工作和团队管理,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必须自己要比团队成员专业和身体力行。所以白天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跨部分协同问题,下班后自己会检查团队成员的项目和遗留问题。

 

这里想和读友分享几个点:

  • 专业技能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软技能才是你方便做事的法宝——结构化思维、沟通能力、情商等;

  • 遇到牛人,请放下你的面子,直接去沟通,你的每一次沟通都是你的成长;

  • 拒绝低质量闲聊群。里面的荣华富贵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每次都是合适的时间加上幸运的机会

Neo(男)  前腾讯增长总监  30岁

 

在过完29岁的生日时,回看自己的经历,三个关键词——“幸运”、“选择”和“努力”。无论是选择赴美留学,还是选修数学,感觉自己都是幸运的选择。毕业后在Facebook的WhatsApp部门,2年升职到e5,跳槽回国到腾讯。感觉每次都是合适的时间,收获到幸运的机会。(P.S.顶级凡尔赛也莫过如此)

 

刚到腾讯时,非常不习惯。因为从业务挖掘到业务管理,在深入挖掘业务的同时,也要搭建团队。加上公司文化的不同,加上自驱力很强,那是压力非常的大。(P.S.一句毒鸡汤:往往外因不舒适的地方,成长会加倍快)

 

早期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2岁,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非常强,现已发展到100多人的“闭环团队”。我作为负责人,只专注在产品和业务本身上,产品业务一旦做好了,其实团队管理会轻松很多,因为都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一旦业务未达到预期,团队就会“各怀心思”,不利于团队健康成长。

 

我在团队管理中,会遵循扁平化的原则。了解团队成员的优势在哪里,相互结对子,取长补短。更侧重于团队协作和共同成长。因为我在团队内经常说——跟着项目学习,尽可能抓住项目中能协作的同事和帮助你成长的同事,让自己项目经验和成长双增长。

 

至于产品经理的技能呢?踏实的跟进项目,从项目中学习复盘,多动手多思考。

 

去年年底离开了腾讯,源于自己有了新目标。希望能成长为能力全面的业务负责人,对市场、对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这其中呢?还需要不断努力和追求,还有更多历练等着我。

 

想和读友分享几个点:

  • 你想得到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但其中每关每坎都要亲自去试试,只有在过程中历练,你才能得到收获;

  • 年轻与否,和拼一拼并不相悖。机会是需要争取的,前提是能力也够了,如果没有,请先锻炼能力;

  • 躺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John沟通后的感想:

这三位都是90后、95后的佼佼者,有极强的事业心和韧性。比你牛的人还比你有事业心。咋办?嗯。继续搬砖。这个专辑在高铁上可以看看:


add4dcb615724d2d1c5e974161f82e91.webp


提前祝各位读友,新年快乐。另John的视频号也在同步更新,里面的干货也非常多,都是通过一个视频将清楚一个知识点。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帮John分享点赞哟。新年后再见。


浏览 3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