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洞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00:08

地名由来:何家洞镇因乡政府驻何家洞村而得名。

何家洞位于双牌西南部,湘桂边陲交界之处。东与道县桥头乡、双牌县永江乡接壤,南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乡,西和零陵区毗邻,北接零陵区富家桥镇。乡政府驻何家洞村,辖何家洞、蒋家洞、刘家洞、粗石江、二井江、大宅、滑石板、蔡花坪、朝阳庵、小坪里、奉家、大竹江、-江、蔡里口、小斗里、坪里口、倪家洞、永山庙、富家湾、槐树脚、石榴江、老屋张家22个村,162个村民组。

乡域1950年6~9月,废除保甲制,重新划分区、乡,建立新的基层政权,零陵县八区分置为何家洞、刘家洞、蔡里口3乡。1952年9月,行政区划时,将零陵县八区的3乡析为何家洞、刘家洞、奉家、二井江、蔡里口、槐树脚6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撤销何家洞乡、奉家乡、二井江乡、蔡里口乡、槐树脚乡,并为何家洞乡(即为小乡并大乡)。1958年9月,建立农村人民公社,下属生产大队、生产队,成立山峰人民公社,辖原何家洞乡。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恢复区级建制,设立大庙头区何家洞、蔡里口人民公社。1984年3月,分别复为何家洞乡和蔡里口乡,何家洞乡下辖13个村,90个村民组;蔡里口乡下辖9个村,72个村民组。1995年9月,撤区并乡,撤销蔡里口乡并入何家洞乡,下辖22个村,162个村民组。

全乡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688公顷,林地17582公顷,2823户,11143人。境内大竹江、大坪江、粗石江、二井江四条常流河流纵横全境,向北汇合于贤水注入潇水,西蔡公路穿越全乡,与乡村公路相连,交通便利。乡经济以农业、种植反季蔬菜、水果为主,林木蓄积量丰富。乡年生产总值13934万元,年财政收入100万元。

乡内设中学2所,小学17所,医疗机构13个。境内有闻名的“三古”(古庙、古桥、古基)“一品”(消暑佳品迟熟西瓜)。“神头”、“神脚”“神肠”、“祖菩萨”的四神庙。周崇傅墓,传说此墓地,系周崇傅退居故里时亲查坟地而择之,并作诗一首:“好个芙蓉对紫金,纱帽丢在李家坪,十二凉伞一界走,一对珍珠锁洞门”。周死后,儿孙们将其厚葬于此。1983年3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崇傅故居

周崇傅故居位于何家洞镇小斗里村大砖头西山之巅。周崇傅(1830~1892年),今零陵区何仙观人。系明朝户部尚书周希圣第九世孙。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改官中书,旋以军咨祭酒,随左宗棠进军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属零陵县进贤乡1里(县以下行政区划为乡、里)。

民国中、后期,属惠爱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零陵县设区,永政镇、进贤乡划为第四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零陵县八区,分置为何家洞、刘家洞、蔡里口3乡。

1952年9月,调整行政区划时,将零陵县八区的3乡析为何家洞、刘家洞、奉家、二井江、蔡里口、槐树脚6乡。

1956年,撤区并乡时,撤销奉家乡、二井江乡、蔡里口乡、槐树脚乡,并入何家洞乡。

1958年9月,撤销何家洞乡,成立山峰人民公社。

1964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恢复区级建制,设立大庙头区,将原山峰人民公社分为何家洞、蔡里口人民公社。

1984年3月,分别复为何家洞乡和蔡里口乡。

1995年9月,撤区并乡,撤销蔡里口乡,并入何家洞乡。

2014年9月,撤乡建镇。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