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峪村
冯家峪村
冯家峪村是冯家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长城脚下,两厢群峰林立,中有白马关河,西(庄子)火(前火岭)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据考,该地自古为华北通往东北各省的孔道之一,在冯家峪西北山沟的上峪自然村中,仍可见明代城堡遗址和明代娘娘庙遗址,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冯家峪全村共有315户,780口人。2005年,该村累计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拆违拆旧9700平方米,并统一规划修建了健身园一个、花坛2个,在全村推行三格式无害化水冲厕所,兴建密闭式垃圾池1个,购买垃圾桶16个,雇用专人清扫,完善了垃圾清运管护机制,硬化村内街道16240平方米,在街道两侧栽植绿化苗木,并在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70盏,加大村域段白马关河治理力度,打护村坝、护地坝,用浆砌石8600方,干砌150方,使雨季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等等,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5600元,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冯家峪村名的来历
开始听到冯家峪这个村名时,本以为会是以姓氏立村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冯,但打听之后才知道,“冯家峪”姓冯的并不多。那“冯家峪”这个村名又是怎么来的呢?据《地名志》所载,古代有一位将军率兵到了今司营子附近御敌,在与辽将争战中撕破了衣甲,战后行至该地休息时,曾缝过衣甲,故初称缝甲谷。后谐音冯家谷。明朝嘉靖至隆庆年间修筑长城时,曾建“冯家峪”口西南的东西二城堡称冯家谷堡,属京师控制的石塘岭关所属。明、清时均派兵将戍守。解放后改称冯家峪。
关于村名的来历,村里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北宋末年,北方的辽金,不服北宋王朝的统治,兴兵作乱。杨家将奉旨北上,率兵征讨。在白马关外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穆桂英的盔甲被撕破了,但她仍然催马抡枪,奋力杀敌,终于杀退了辽兵。穆桂英乘三军打扫战场、安营扎寨的空隙,下了战马,坐在一个村边缝补起盔甲来。当地的百姓为了永远记住穆桂英的战绩,就把她缝盔甲的地方称“缝甲峪”。后改称“冯家峪”。
冯家峪纪念碑
沿西火公路前行,留心的人会发现在路东的山脚下有一排松柏,而在松柏的后面就矗立着我县重要的一块抗日战争纪念碑——“还我河山”纪念碑。
“还我河山”纪念碑,是为纪念著名的冯家峪战斗而建立的。碑的正面镌刻着“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两旁刻有碑文。
1940年12月15日,参加78天大扫荡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自白马关向密云县城撤退。十团一营在营长王亢指挥下,于冯家峪南湾子设下埋伏。上午9时日军进入伏击圈,遭到十团一连、三连及白马关游击队的猛烈打击,日军几次反扑都被击退。黄昏,石匣日伪军赶来增援,一营主动撤离战场。此战毙日军90余人,获轻机枪1挺、步枪40余支及辎重一批。一营一连连长鲁志华、指挥员冯汝霖、三连连长刘若海等67名指挥员牺牲。这次战斗的胜利对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纪念这次战斗,1944年5月,0丰滦密县委书记胡毅、县长倪蔚庭、冀东第五地区区队长师军联名在冯家峪建立了这座“还我河山”纪念碑。
现在,纪念碑的南边又立起了一座新的纪念碑。村书记郭明来介绍说,在冯家峪战斗结束后不久,日本鬼子再次回到了村里,对村民实施了疯狂的报复,杀害了多名村民。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2004年,由村民刘显德捐刻修建了这座纪念碑。两座纪念碑并行而立,庄严而肃穆,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日斗争史。
独秀峰自然风景区
独秀峰景区位于冯家峪村北两公里的白马关河畔,占地3000亩,景色秀美。游览路线全长约15公里,植被茂盛,景观奇特。景区内常年温度比市区低5—6℃,且道路平缓,是中老年人旅游,避暑消夏的理想胜地。
独秀峰是景区的主要景观,峰高近百米,一棵百年老松,傲然挺立在峰顶。此峰三面环水,四壁陡峭,沿石阶登上山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和风拂面,沁人心脾。峰脚下,在联拱闸的拦蓄下,形成了一个近20亩的“湖泊”,波光粼粼,游鱼成群,四周绿树成荫,泛舟其上,顿觉清凉无比,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杨小峰 张军/文)
冯家峪村附近有司马台长城、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南山滑雪场、密云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云蒙山森林公园、白龙潭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黄土坎鸭梨等特产,有密云烙画、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蔡家洼五音大鼓、上金山狮舞、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