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寺

昭化寺

共 1016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昭化寺始建,后寺因故而毁。
明正统元年至八年(1436~1443年) ,昭化寺重建。
明英宗(1435~1449年、 1457~1464年在位)赐名昭化寺,以后历代屡有维修。
昭化寺

建筑格局

昭化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南起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天士殿,天王殿前东侧有源殿。另有山门和天王殿之间的碑楼,天王殿前西侧的宁殿,天王殿两侧的钟、鼓楼,大雄宝殿前两侧观音宝殿、地藏宝殿,三大士殿前的东西配殿均已毁。其中大雄宝殿周壁保存有完整、精美的明代水陆壁画。此外,三大士殿还保存有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年代较大雄宝殿水陆画要晚。

文物遗存

昭化寺
昭化寺寺内现存明正统十年(1445年)立“動赐昭化寺碑”一通,高丈余,汉白玉石琢成,碑文为秀丽端庄的楷书,字迹清晰道劲有力,刻工精湛,是书法艺术精品,内容记叙了昭化寺的始建情况。

主要建筑

综述
昭化寺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股及东西配股等,均为明代(1368~1644年)早期的木结构建筑。山门为单檐先殿顶,面阔3间,进深1间。天王殿为单棉歌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
昭化寺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昭化寺的主要建筑,建筑面积292平方米,单格歌山琉璃瓦顶,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全部建筑均为石条基础,砖木结构。殿内四壁现存有明代仿唐壁画90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大多以因果报应为内容的连续画。生动地刻画了犬堂地狱的神鬼形象。三教九流人物近500个,画47组(幅),壁画为“吴带当风”艺术流派。

文物价值

昭化寺主要建筑具有明代早期建筑特点,在官式作法中,又表现了当地民间作法,对于研究中国古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昭化寺及其壁画,是研究明代历史文物、壁画艺术和美术史料的重要资料,是明代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昭化寺

文物保护

1953年,昭化寺大雄宝殿壁画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7月,昭化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寺
2001年6月25日,昭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昭化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南安城镇西大街。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