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0-01-01 00:00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复工达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生产稳步恢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3.02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4亿元,下降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78亿元,下降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7.3∶37.1∶45.6调整为19.1∶34.0∶46.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3.3%、15.3%、26.6%、0.7%。

图1 2016-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价格运行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9%,衣着价格下降3.4%,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2%。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截至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05万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达7.21万户,同比增长6.3%。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2户。

二、农业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449.82万吨,比上年下降0.3%;粮食种植面积707.08千公顷,增长0.7%。

图2 2016-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全市油菜籽产量50.49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棉花产量2.82万吨,减少25.8%;蔬菜产量313.80万吨,增长0.2%;园林水果产量49.11万吨,增长6.8%。

畜类生产有所下降,禽类养殖保持稳定。全市生猪出栏209.42万头,比上年下降29.7%;家禽出笼6241.47万只,下降2.3%。肉类产量24.84万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8.91万吨,增长11.3%。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略增。全市水产品产量113.18万吨,比上年增长0.9%。

表1 202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22.9%;集体经济增长1.3%;股份制经济下降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长1.6%。轻工业下降9.7%;重工业下降6.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62.97亿元,比上年下降8.2%,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出口交货值81.47亿元,下降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9.87亿元,下降1.3%;税金总额52.54亿元,下降5.9%。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35亿元,比上年下降17.9%。房屋施工面积1156.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4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3.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2.4%。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下降54.8%、27.4%、1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7.4%,民间投资下降2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7%。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1.5%。

商品房销售面积408.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2.77亿元,下降11.7%。

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14个,其中本年新增项目292个。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49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57.45亿元,下降13.1%。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17.51亿元,下降2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6.98亿元,下降24.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15.86亿元,同比下降10.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86.11亿元,同比下降13.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99亿元,同比下降22.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4.82亿元,同比下降19.8%。

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13亿元,同比下降7.9%;餐饮外卖营业额快速增长,限上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72.4%。

图3 2016-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2.40亿美元,下降28.4%;出口14.96亿美元,增长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4.39亿美元,下降2.9%。实际利用外资86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

全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达40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24亿元,下降32.0%。

六、交通运输

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59亿吨,比上年下降18.9%,货物周转量601.9亿吨公里,下降14.8%。完成客运量2321.0万人,下降56.7%,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下降48.1%。(以上均不含铁路数据)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28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714公里,同比增长24.4%;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20万吨,同比下降9.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2.9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41亿元,下降24.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7.36亿元,下降2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10亿元,同比增长12.6%。分支出领域来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分别增长49.1%、25.9%和24.2%。

图4 2016-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01.55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06.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663.36亿元,比年初增加286.7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91.70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289.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9.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4.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贷款12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87亿元。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2亿元,下降1.4%;人身险保费收入126.76亿元,增长3.8%。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3.3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2.31亿元,下降1.8%;人身险赔付支出30.99亿元,增长6.9%。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5所(不含小学教学点和高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高中53所,普通初中1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6所,小学389所,特校8所,幼儿园604所。共有在校生71.1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06万人,普通高中8.48万人,普通初中14.74万人,小学30.80万人,特殊学校1236人,幼儿园13.92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3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209人,普通高中7688人,普通初中14457人,小学14728人,特殊学校165人,幼儿园14019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12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5家。卫生机构人员427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326人,卫生防疫人员76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4208张,其中医院床位23215张,卫生院床位842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1118张。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458家,同比净增25家。其中高新制造业企业422家,高新建筑业企业3家,高新服务业企业3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35.98亿元,占GDP比重14.2%。其中规模以上高新增加值335.56亿元,同比下降4.3%。

全年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省级及以上),争取经费2945万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5项,登记技术合同交易63.1亿元,同比增长29%。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5356件,同比增长45.8%;发明专利授权总量240件,同比增长15.9%。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74元,同比下降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7元,同比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77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7168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6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3788元,增长2.9%。

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费收入98.53亿元,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34万人,征缴66.26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7.95万人,征缴26.4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0.95万人,征缴5.82亿元。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0.9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72.98万人。

十、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2020年,全市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十三五”确定的累计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下降15.5%的目标顺利完成。

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在83.1%~89.3%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291~327天之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3.43~3.95之间。其中,荆州城区PM10累计均值为64μg/m3,同比下降22.9%;PM2.5累计均值为37μg/m3,同比下降19.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良天数达标率87.4%,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92,主要污染物为PM2.5。

年末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四湖流域水体的21个河流断面、主要水库和湖泊的13个湖泊点位进行了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的占85.7%,符合Ⅳ类的占9.5%,劣于Ⅴ类的占4.8%。全市主要湖泊测点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占23.1%,Ⅳ-Ⅴ类的占76.9%;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的占15.4%,轻度富营养的占53.8%,中度富营养的占30.8%。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数据为准,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相关数据。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复工达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生产稳步恢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3.02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4亿元,下降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78亿元,下降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7.3∶37.1∶45.6调整为19.1∶34.0∶46.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3.3%、15.3%、26.6%、0.7%。

图1 2016-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价格运行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9%,衣着价格下降3.4%,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2%。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截至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05万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达7.21万户,同比增长6.3%。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2户。

二、农业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449.82万吨,比上年下降0.3%;粮食种植面积707.08千公顷,增长0.7%。

图2 2016-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全市油菜籽产量50.49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棉花产量2.82万吨,减少25.8%;蔬菜产量313.80万吨,增长0.2%;园林水果产量49.11万吨,增长6.8%。

畜类生产有所下降,禽类养殖保持稳定。全市生猪出栏209.42万头,比上年下降29.7%;家禽出笼6241.47万只,下降2.3%。肉类产量24.84万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8.91万吨,增长11.3%。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略增。全市水产品产量113.18万吨,比上年增长0.9%。

表1 202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22.9%;集体经济增长1.3%;股份制经济下降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长1.6%。轻工业下降9.7%;重工业下降6.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62.97亿元,比上年下降8.2%,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出口交货值81.47亿元,下降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9.87亿元,下降1.3%;税金总额52.54亿元,下降5.9%。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35亿元,比上年下降17.9%。房屋施工面积1156.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4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3.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2.4%。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下降54.8%、27.4%、1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7.4%,民间投资下降2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7%。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1.5%。

商品房销售面积408.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2.77亿元,下降11.7%。

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14个,其中本年新增项目292个。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49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57.45亿元,下降13.1%。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17.51亿元,下降2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6.98亿元,下降24.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15.86亿元,同比下降10.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86.11亿元,同比下降13.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99亿元,同比下降22.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4.82亿元,同比下降19.8%。

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13亿元,同比下降7.9%;餐饮外卖营业额快速增长,限上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72.4%。

图3 2016-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2.40亿美元,下降28.4%;出口14.96亿美元,增长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4.39亿美元,下降2.9%。实际利用外资86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

全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达40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24亿元,下降32.0%。

六、交通运输

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59亿吨,比上年下降18.9%,货物周转量601.9亿吨公里,下降14.8%。完成客运量2321.0万人,下降56.7%,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下降48.1%。(以上均不含铁路数据)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28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714公里,同比增长24.4%;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20万吨,同比下降9.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2.9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41亿元,下降24.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7.36亿元,下降2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10亿元,同比增长12.6%。分支出领域来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分别增长49.1%、25.9%和24.2%。

图4 2016-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01.55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06.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663.36亿元,比年初增加286.7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91.70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289.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9.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4.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贷款12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87亿元。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2亿元,下降1.4%;人身险保费收入126.76亿元,增长3.8%。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3.3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2.31亿元,下降1.8%;人身险赔付支出30.99亿元,增长6.9%。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5所(不含小学教学点和高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高中53所,普通初中1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6所,小学389所,特校8所,幼儿园604所。共有在校生71.1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06万人,普通高中8.48万人,普通初中14.74万人,小学30.80万人,特殊学校1236人,幼儿园13.92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3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209人,普通高中7688人,普通初中14457人,小学14728人,特殊学校165人,幼儿园14019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12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5家。卫生机构人员427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326人,卫生防疫人员76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4208张,其中医院床位23215张,卫生院床位842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1118张。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458家,同比净增25家。其中高新制造业企业422家,高新建筑业企业3家,高新服务业企业3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35.98亿元,占GDP比重14.2%。其中规模以上高新增加值335.56亿元,同比下降4.3%。

全年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省级及以上),争取经费2945万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5项,登记技术合同交易63.1亿元,同比增长29%。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5356件,同比增长45.8%;发明专利授权总量240件,同比增长15.9%。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74元,同比下降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7元,同比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77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7168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6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3788元,增长2.9%。

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费收入98.53亿元,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34万人,征缴66.26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7.95万人,征缴26.4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0.95万人,征缴5.82亿元。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0.9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72.98万人。

十、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2020年,全市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十三五”确定的累计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下降15.5%的目标顺利完成。

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在83.1%~89.3%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291~327天之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3.43~3.95之间。其中,荆州城区PM10累计均值为64μg/m3,同比下降22.9%;PM2.5累计均值为37μg/m3,同比下降19.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良天数达标率87.4%,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92,主要污染物为PM2.5。

年末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四湖流域水体的21个河流断面、主要水库和湖泊的13个湖泊点位进行了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的占85.7%,符合Ⅳ类的占9.5%,劣于Ⅴ类的占4.8%。全市主要湖泊测点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占23.1%,Ⅳ-Ⅴ类的占76.9%;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的占15.4%,轻度富营养的占53.8%,中度富营养的占30.8%。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数据为准,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相关数据。

时光轴

RAG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复工达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生产稳步恢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3.02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4亿元,下降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78亿元,下降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7.3∶37.1∶45.6调整为19.1∶34.0∶46.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3.3%、15.3%、26.6%、0.7%。 图1 2016-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价格运行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9%,衣着价格下降3.4%,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2%。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截至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05万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达7.21万户,同比增长6.3%。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2户。 二、农业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449.82万吨,比上年下降0.3%;粮食种植面积707.08千公顷,增长0.7%。 图2 2016-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全市油菜籽产量50.49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棉花产量2.82万吨,减少25.8%;蔬菜产量313.80万吨,增长0.2%;园林水果产量49.11万吨,增长6.8%。 畜类生产有所下降,禽类养殖保持稳定。全市生猪出栏209.42万头,比上年下降29.7%;家禽出笼6241.47万只,下降2.3%。肉类产量24.84万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8.91万吨,增长11.3%。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略增。全市水产品产量113.18万吨,比上年增长0.9%。 表1 202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22.9%;集体经济增长1.3%;股份制经济下降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长1.6%。轻工业下降9.7%;重工业下降6.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62.97亿元,比上年下降8.2%,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出口交货值81.47亿元,下降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9.87亿元,下降1.3%;税金总额52.54亿元,下降5.9%。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35亿元,比上年下降17.9%。房屋施工面积1156.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4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3.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2.4%。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下降54.8%、27.4%、1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7.4%,民间投资下降2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7%。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1.5%。 商品房销售面积408.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2.77亿元,下降11.7%。 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14个,其中本年新增项目292个。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49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57.45亿元,下降13.1%。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17.51亿元,下降2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6.98亿元,下降24.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15.86亿元,同比下降10.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86.11亿元,同比下降13.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99亿元,同比下降22.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4.82亿元,同比下降19.8%。 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13亿元,同比下降7.9%;餐饮外卖营业额快速增长,限上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72.4%。 图3 2016-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2.40亿美元,下降28.4%;出口14.96亿美元,增长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4.39亿美元,下降2.9%。实际利用外资86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 全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达40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24亿元,下降32.0%。 六、交通运输 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59亿吨,比上年下降18.9%,货物周转量601.9亿吨公里,下降14.8%。完成客运量2321.0万人,下降56.7%,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下降48.1%。(以上均不含铁路数据)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28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714公里,同比增长24.4%;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20万吨,同比下降9.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2.9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41亿元,下降24.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7.36亿元,下降2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10亿元,同比增长12.6%。分支出领域来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分别增长49.1%、25.9%和24.2%。 图4 2016-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01.55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06.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663.36亿元,比年初增加286.7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91.70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289.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9.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4.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贷款12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87亿元。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2亿元,下降1.4%;人身险保费收入126.76亿元,增长3.8%。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3.3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2.31亿元,下降1.8%;人身险赔付支出30.99亿元,增长6.9%。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5所(不含小学教学点和高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高中53所,普通初中1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6所,小学389所,特校8所,幼儿园604所。共有在校生71.1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06万人,普通高中8.48万人,普通初中14.74万人,小学30.80万人,特殊学校1236人,幼儿园13.92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3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209人,普通高中7688人,普通初中14457人,小学14728人,特殊学校165人,幼儿园14019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12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5家。卫生机构人员427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326人,卫生防疫人员76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4208张,其中医院床位23215张,卫生院床位842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1118张。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458家,同比净增25家。其中高新制造业企业422家,高新建筑业企业3家,高新服务业企业3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35.98亿元,占GDP比重14.2%。其中规模以上高新增加值335.56亿元,同比下降4.3%。 全年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省级及以上),争取经费2945万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5项,登记技术合同交易63.1亿元,同比增长29%。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5356件,同比增长45.8%;发明专利授权总量240件,同比增长15.9%。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74元,同比下降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7元,同比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77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7168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6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3788元,增长2.9%。 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费收入98.53亿元,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34万人,征缴66.26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7.95万人,征缴26.4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0.95万人,征缴5.82亿元。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0.9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72.98万人。 十、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2020年,全市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十三五”确定的累计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下降15.5%的目标顺利完成。 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在83.1%~89.3%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291~327天之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3.43~3.95之间。其中,荆州城区PM10累计均值为64μg/m3,同比下降22.9%;PM2.5累计均值为37μg/m3,同比下降19.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良天数达标率87.4%,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92,主要污染物为PM2.5。 年末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四湖流域水体的21个河流断面、主要水库和湖泊的13个湖泊点位进行了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的占85.7%,符合Ⅳ类的占9.5%,劣于Ⅴ类的占4.8%。全市主要湖泊测点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占23.1%,Ⅳ-Ⅴ类的占76.9%;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的占15.4%,轻度富营养的占53.8%,中度富营养的占30.8%。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数据为准,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相关数据。 RAG-ES2024-09-11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复工达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生产稳步恢复,市场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6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3.02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4亿元,下降1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78亿元,下降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7.3∶37.1∶45.6调整为19.1∶34.0∶46.9。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3.3%、15.3%、26.6%、0.7%。 图1 2016-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价格运行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9%,衣着价格下降3.4%,居住价格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2%。 市场主体不断发展。截至1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05万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达7.21万户,同比增长6.3%。全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2户。 二、农业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449.82万吨,比上年下降0.3%;粮食种植面积707.08千公顷,增长0.7%。 图2 2016-2020年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全市油菜籽产量50.49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棉花产量2.82万吨,减少25.8%;蔬菜产量313.80万吨,增长0.2%;园林水果产量49.11万吨,增长6.8%。 畜类生产有所下降,禽类养殖保持稳定。全市生猪出栏209.42万头,比上年下降29.7%;家禽出笼6241.47万只,下降2.3%。肉类产量24.84万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8.91万吨,增长11.3%。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略增。全市水产品产量113.18万吨,比上年增长0.9%。 表1 202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下降22.9%;集体经济增长1.3%;股份制经济下降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增长1.6%。轻工业下降9.7%;重工业下降6.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62.97亿元,比上年下降8.2%,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出口交货值81.47亿元,下降0.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9.87亿元,下降1.3%;税金总额52.54亿元,下降5.9%。 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5.35亿元,比上年下降17.9%。房屋施工面积1156.1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4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3.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2.4%。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下降54.8%、27.4%、18.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27.4%,民间投资下降2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7%。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3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1.5%。 商品房销售面积408.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2.77亿元,下降11.7%。 全市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714个,其中本年新增项目292个。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49亿元,同比下降2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357.45亿元,下降13.1%。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117.51亿元,下降2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6.98亿元,下降24.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15.86亿元,同比下降10.2%;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086.11亿元,同比下降13.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99亿元,同比下降22.7%;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34.82亿元,同比下降19.8%。 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13亿元,同比下降7.9%;餐饮外卖营业额快速增长,限上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72.4%。 图3 2016-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7.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进口2.40亿美元,下降28.4%;出口14.96亿美元,增长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4.39亿美元,下降2.9%。实际利用外资86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 全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达40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24亿元,下降32.0%。 六、交通运输 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59亿吨,比上年下降18.9%,货物周转量601.9亿吨公里,下降14.8%。完成客运量2321.0万人,下降56.7%,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下降48.1%。(以上均不含铁路数据)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28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714公里,同比增长24.4%;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20万吨,同比下降9.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2.9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41亿元,下降24.4%。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7.36亿元,下降22.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10亿元,同比增长12.6%。分支出领域来看,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分别增长49.1%、25.9%和24.2%。 图4 2016-2020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01.55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06.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663.36亿元,比年初增加286.7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91.70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年初增加289.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99.03亿元,比年初增加124.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团体贷款1292.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87亿元。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22亿元,下降1.4%;人身险保费收入126.76亿元,增长3.8%。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53.3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2.31亿元,下降1.8%;人身险赔付支出30.99亿元,增长6.9%。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5所(不含小学教学点和高校),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5所,普通高中53所,普通初中1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6所,小学389所,特校8所,幼儿园604所。共有在校生71.12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06万人,普通高中8.48万人,普通初中14.74万人,小学30.80万人,特殊学校1236人,幼儿园13.92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33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2209人,普通高中7688人,普通初中14457人,小学14728人,特殊学校165人,幼儿园14019人。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12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1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5家。卫生机构人员427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326人,卫生防疫人员761人。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4208张,其中医院床位23215张,卫生院床位842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1118张。 全市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458家,同比净增25家。其中高新制造业企业422家,高新建筑业企业3家,高新服务业企业33家。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35.98亿元,占GDP比重14.2%。其中规模以上高新增加值335.56亿元,同比下降4.3%。 全年争取各级科技计划项目57项(省级及以上),争取经费2945万元。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5项,登记技术合同交易63.1亿元,同比增长29%。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0家。全市专利授权总量5356件,同比增长45.8%;发明专利授权总量240件,同比增长15.9%。 九、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74元,同比下降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7元,同比下降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77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7168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86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烟酒类人均消费3788元,增长2.9%。 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费收入98.53亿元,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34万人,征缴66.26亿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7.95万人,征缴26.4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0.95万人,征缴5.82亿元。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0.9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72.98万人。 十、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2020年,全市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十三五”确定的累计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下降15.5%的目标顺利完成。 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在83.1%~89.3%之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291~327天之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3.43~3.95之间。其中,荆州城区PM10累计均值为64μg/m3,同比下降22.9%;PM2.5累计均值为37μg/m3,同比下降19.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良天数达标率87.4%,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92,主要污染物为PM2.5。 年末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四湖流域水体的21个河流断面、主要水库和湖泊的13个湖泊点位进行了监测。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的占85.7%,符合Ⅳ类的占9.5%,劣于Ⅴ类的占4.8%。全市主要湖泊测点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占23.1%,Ⅳ-Ⅴ类的占76.9%;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的占15.4%,轻度富营养的占53.8%,中度富营养的占30.8%。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数据为准,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相关数据。RAG-ES2024-09-11
浏览 6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