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宫玉皇殿
共 103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2
历史沿革
唐贞观八年(634年),创建景云宫玉皇殿。
明嘉靖年间,进行过大修。
清十年(1745年),进行修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景云宫内建筑毁于火。
1984年,山西省古建研究所进行抢救性维修。
2009年,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重点修缮。
元代、明嘉靖(1522-1566年)、清康熙(1662-1722年)、乾隆(1736-1795年)及1983年均有修葺。宫院坐北朝南,多进院落,原有山门、戏台、献殿、三清殿、玉皇殿等,东西两侧配有钟楼、鼓楼、三文殿、三武殿、四圣殿、四帅殿和道院等。1933年宫内建筑毁于大火,现仅存玉皇殿,为元代遗构,砖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前檐设四扇六抹格扇门。殿前尚存唐元始天尊像碑,通高2.09米,唐贞观八年(634年)勒石。碑文楷书720字。
文物历史
殿内石碑
原建筑规模宏大,现仅存元代玉皇殿。玉皇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内现存唐贞观八年(634年)元始天尊孝碑一通。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绛县城西南横水镇东灌底村景云中学校园内。景云宫始建于唐代,原先规模宏大,现仅存主殿玉皇殿一座,其余建筑均已荡然无存。玉皇殿为元代木构,建在低平的阶基上,五间悬山顶,前檐斗拱五铺作,后檐斗拱,上留有清康熙四年(1665)的维修题记;柱础为素平的圆础,时代或许早于元代;建筑外观古朴端庄,继承了宋代建筑的秀丽风格。玉皇殿内尚存有完整保存的唐碑一通,文物价值很高。
保护
绛县景云宫玉皇殿保护修缮工程已于2009年9月5日开工。该工程位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灌底堡景云中学院内,建筑面积达二百六十余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九十余万元。景云宫玉皇殿保护修缮工程预计2010年1月31日完工。
据悉,景云宫始建于唐代,原先规模宏大,现仅存主殿玉皇殿一座。玉皇殿为元代木结构,五间悬山顶,前檐斗拱五铺作,后檐斗拱四铺作。脊槫上留有清康熙四年(1665)的维修题记;柱础为索平的圆础,时代或早于宋代。建筑外观古朴端庄,继承了宋代建筑的秀丽风格。玉皇殿内尚存有完整保存的唐碑一通,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景云宫玉皇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