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湾镇
地名由来:因多砂礓黄土,处道路拐弯处得名黄拐弯,俗称黄湾。
2022年2月,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黄湾镇为2021年度安徽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黄湾镇为2019年国家园林城镇。
黄湾镇位于灵城西南22公里处,南隔沱河与固镇县相望,东与该下楚汉相争的古战场相连,灵固路中穿而过。23个行政村(居),204个村民组,129个自然庄,总面积为17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万亩,可养殖水面1.2万亩。到2000年底,全镇“五普”后总户数达到9680户,总人口为46982人,男23281人,女23701人。该镇土壤肥沃,土质主要有砂礓土、黑土、粘黄土。地形显示,西北高,东南凹。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机械化生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是一个易涝易早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平原地带。境内有南北两条沱河过境,总长为18.6公里。主要大、中沟有朱砂沟、戈沟、灵中运河、姚沟、黑泥沟、灵西运河贯穿南北,承担着所有农田储水灌溉与排涝防洪。地下水系分布均匀,蓄水量丰富,水质好,保障全镇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到2000年,全镇共实现机井配套1200余眼,农田喷灌面积达100%。
农业经济。该镇是个农业大镇,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市场狠抓作物结构调整和科技服务两大工程,使种植业向特色型、高效型、规模型快速发展。从1999年到2000年底,全镇花生发展面积上升到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近一半。全镇新涌现出靠种花生走上致富路的一大批典型大户。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花生带动工程的战略目标。2000年,全镇粮油总产量在严重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达到33859.3吨,总产值达到1.3亿元,其中,高效型的瓜果、菜、烟、麻、药、林等经济作物产值约占30%。养殖业向良种化、规模化、特种养殖方面发展。两年来,全镇新增规模养殖场、户150余个。2000年,场、户中生猪出栏8752万头,大牲畜出栏3245头,家禽年末出栏291万只,肉蛋产量1325吨,特种养殖达5万只(头)。水产量25.8吨,完成了县委、县政府所下达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2000年,是执行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年,镇委、镇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县所下达的税费改革一系列政策,抓好农业税征收工作,全镇午秋两季征收农业税入库达384.6万元,工商税收入库36.7万元。镇委、镇政府还出台了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大力精减机构,压缩一切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基本实现了保工资发放、保正常工作运转、保社会发展目标。
历史沿革:
明初属沱河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灵南区。
1957年属韦集区。
1969年1月,由陆集、晏路两个人民公社合并,成立黄湾人民公社,驻地设在小黄庄西侧。
1979年12月,撤销黄湾人民公社,设黄湾区。
1983年改人民公社为乡。
1984年9月,黄湾乡改为黄湾镇。
1992年撤区建镇,将黄湾镇、红星乡、砂坝乡和晏路乡(不含武圩村)合并建立黄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