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兀公碑
共 231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16
历史沿革
唐兀公碑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立石。
20世纪40年代末,族人杨普砸毁了茔地里的全部石像生,把这些石雕烧成石灰卖掉。
“文革”之前,唐兀公碑被沉埋。
1983年,重新竖立于原处,并建了碑亭。
文物特点
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位于杨十八郎南唐兀公祖莹,是当时的国子上舍生唐兀崇喜为其迁行始祖唐兀公(唐兀台)立的功德碑,由唐兀崇喜的恩师,元集贤大学士、礼部尚书潘迪撰文并书丹。上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墓区主体为唐兀公碑。碑通高3.22米。唐兀公碑面朝河而立,有重建的碑亭。碑亭后面是六座用砖砌成墓体的坟丘,基本呈一条直线东西排布。每座墓前原都有墓碑,不存碑身,只有碑座。
文物遗存
碑首
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碑首高1.01米,为盝顶式建筑形式,将庑殿或重檐庑殿的尖顶部分除去而成平顶,保留周围的屋檐和屋角起翘。宝顶上为火焰宝珠,宝珠下为相轮两重,上重刻连续卷草叶纹,下重刻连续回纹,整个宝顶为仰莲所承托,坐在顶四个正脊间的平面上。宝顶高0.39米。盝顶的四正脊两端各雕有一大吻,吻高0.17米,呈张口吞脊状,吻眼前视,吻上及口内线刻有鳞片和牙齿。四个垂脊,上刻略呈平行状竖线,垂脊下端各有一垂兽,双目圆登前视,兽头顶有双角,有鬃毛,鬃毛自中间分开,向两侧垂下。垂脊下前端各有一戗脊,无岔脊,戗脊呈筒瓦状,脊端为一圆形瓦当,瓦当面与脊成钝角,其下叠压一圆形瓦当,瓦当直径5厘米。瓦当圆面雕刻七个小圆乳头图案,其一居中,余六个环绕之。碑首的盝顶举折大,四坡瓦垄相间为十二垄和十一垄。南北二坡为十二垄,东西二坡为十一垄。瓦垄端皆刻圆形瓦当,刻画与戗脊端瓦当相同,二瓦垄端间无滴水,刻为重唇板瓦充之,下刻瓦口大,连檐由方形檐椽和飞檐承托,檐长0.94米。
碑身
唐兀公碑碑身高1.77米,近正方形立柱,边长0.68米。四周雕刻基本一样。正面上部左右两侧浮雕8厘米宽的柱头,柱间普柏坊(额枋)高66厘米,中间线刻卷云纹图案。柱两侧为雀替,南面和北面雀替为线雕牡丹图案,东面雀替为线刻球纹格眼图案。西面线刻似为波浪纹,还刻有葵花盘。柱上托阑额(平板枋)厚35厘米,线刻窃曲纹图案,阑额上浮雕柱头铺作二垛、补间铺作垛,皆一斗二升交蚂蚱头。大斗高9.5厘米,口宽11厘米,小斗高5.5厘米,口宽6厘米,材宽6厘米,高约6米,契高3.5厘米。拱眼壁都线刻有变形菊花图案,而北面花卉又似插在瓶内,画面露出瓶嘴。斗拱上托挑檐檩,向上承托顶构架。四面的普柏坊(立枋)厚3厘米:上面的刻画两柱间部分也基本相似,柱外部分有差异。
碑跌
唐兀公碑碑趺为正方形,高0.44米,边长1.1米。四面刻画一样。上部厚0.12米,呈圆形,直径0.96米,浮雕覆莲图案,共十六角宝装莲瓣,每个莲瓣上刻三幅云。
碑文
墓冢
墓冢
唐兀公碑后面有6座元代墓冢,最北部的一个是唐兀氏迁衍始祖百夫长唐兀闾马的墓葬,高1.5米,周长10余米,前面依次是三、四世祖的墓葬,墓葬大体相似,高约1米,周长近8米,均从汉人葬俗。其布局呈扇面形,每个墓前都有石碑、石椅、石供桌和拜楼,现存三个石供桌立于三个墓冢前。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元朝初期,唐兀公随皇嗣南征,后带军籍做地方官。他为官清正,兴利除害,深受人民爱戴。退隐后兴利除弊,甚博众望。为濮阳柳屯、鲁河二乡杨十八郎,西杨、南杨三村杨姓先祖。唐兀台世居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夏末年归附蒙古,从军征战多年,后其子闾马定居濮阳,易姓杨氏,至今已传二十八世。杨氏子孙虽然聚族而居,但因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其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已与汉族一致,申报的民族均是汉族,但私下自称为蒙古族。“唐兀”为元代蒙古姓氏简称,该氏族世居宁夏贺兰。1985年,、穆朝庆根据河南省濮阳市城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发现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所提供的线索,前往濮阳考察党项后裔,以他们查访到的杨氏族谱及记载杨氏事迹的《述善集》等资料与碑铭相印证,得知现今居住在濮阳市柳屯乡十馀个自然村里的3500多位杨姓居民均为党项遗裔。
文物价值
唐兀公碑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曾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消亡过程的重要研究资料,是证明杨什八郎等村杨氏为党项族后裔的重要物证。
保护措施
1987年,唐兀公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碑
2006年5月,唐兀公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2023年7月,唐兀公碑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唐兀公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唐兀公碑,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34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