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端静公主墓

和硕端静公主墓

共 165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0

历史沿革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一日,和硕端静公主墓园寝建成。
1949年春,和硕端静公主墓园寝遭到人为破坏、拆除建筑,挖毁灵堂,扒掉围墙,将整个墓地辟为耕地。

遗址特点

和硕端静公主墓
和硕端静公主墓园寝所在地海拔769米,园寝坐北朝南,按中轴线布局,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四柱三门火焰石牌坊一座,其北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石华表,再后为龟趺一座,上立蛟龙首“和硕端静公主碑”一通,碑后为享殿,殿后为宝顶。现园寝地面仅存石牌坊、华表和一通御赐碑,享殿已无任何遗迹,宝顶处留一深坑。
和硕端静公主墓牌坊为四柱三门火焰牌坊,牌坊四柱,中间两根高6.3米,两侧两根高5.2米,在四柱之上各卧一望天吼,四只望天吼均面朝中门之上的火焰珠。三门,每个门上部都有上下两根横梁,上横梁上部均有一石雕火焰珠,中门高3.16米、宽2.5米,两侧门高2.6米、宽2.3米。中间门上两个横梁中间有一块匾额,上书“克昌厥后”四字,今匾额在喀喇沁亲王府博物馆。经GPS测量,牌坊位置在北纬41°59.492′,东经118°56.086′。宝顶在距离牌坊北约50米处。两华表位于牌坊与墓碑之间,华表顶上各有一麒麟,今麒麟已移至喀喇沁亲王府博物馆。

文物遗存

“喀喇沁噶尔臧所尚端静公主圹志文”碑
满蒙汉三种文字的碑文
和硕端静公主墓地宫出土有“喀喇沁噶尔臧所尚端静公主圹志文”“奉旨合葬”两通石碑,二碑现均珍藏于喀喇沁王府博物馆。圹志“一合两方,汉白玉质地,方形,每方高、宽70.7厘米,厚19.3厘米”。志文自左至右分别为蒙、满、汉三种文字对照。
“奉旨合葬”碑
“奉旨合葬”碑与圹志同时出土,碑高46.5厘米,宽63.8厘米,厚16.1厘米,碑文以满(左)、蒙(中)、汉(右)三种文字书写。其汉文楷书,正文竖排11行208字,文中言:“喀喇沁郡王、和硕额驸噶喇藏有外边蒙古之王也。……不意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初七日卯时早龄。生於康熙十四年乙卯四月十二日卯时,享年四十八岁。又奉旨速合葬於公主之金灵,择于本年岁次壬寅季冬月二十二日岁,官交成之日未时安葬”。该碑说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额驸噶尔臧死后,康熙曾下旨将其与公主合葬,于是公主灵柩取出,再次改葬。
“和硕端静公主碑”
“和硕端静公主碑”
和硕端静公主墓“和硕端静公主碑”碑座长3米、宽1.24米、高0.54米;碑身宽1.17米、高2.55米,碑额高1.3米。碑文为蒙满汉三种文字相互对照阴刻而成。
“克昌厥后”匾额
和硕端静公主墓牌坊中间门上两个横梁中间有一块匾额,上书“克昌厥后”四字,匾额在喀喇沁亲王府博物馆。
麒麟
和硕端静公主墓华表顶上各有一麒麟,麒麟移至喀喇沁亲王府博物馆。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和硕端静公主墓全景
和硕端静公主,清康熙皇帝第五女。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出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嫁喀喇沁右翼旗噶勒藏,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葬。噶勒藏(1675~1722年)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袭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死后奉旨与公主合葬。

研究价值

和硕端静公主墓对于清史研究,清代满蒙关系,以及清代的丧葬制度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和硕端静公主墓简介
2013年5月,和硕端静公主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和硕端静公主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村东北约1.8千米沟北坡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和硕端静公主墓,路程约29.4千米,用时约34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