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遗址

半山遗址

共 189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56

历史沿革

半山类型叶形纹双耳彩陶壶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半山遗址由瑞典著名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他发掘了几座未经扰乱的远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并在边家沟发掘了一座被称为是半山头人的墓葬。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先生来到这里做田野调查,在魏家咀附近阳洼湾的齐家文化墓葬填土层中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片,便在层位关系上明确了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早晚关系,首次明确了马家窑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安特生在分期上的错误。
1958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半山遗址进行了首次调查。
1961年10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复查。
1972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文物队进行了复查。
1982年,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进行了复查,并成立保护小组。
半山遗址
1987年9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队再次进行了复查。多次普查结果显示,该遗址是一处典型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聚落遗址。

遗址特点

综述
半山遗址南邻八洋沟,西接瓦罐咀,西北至西疙瘩山,东至庙儿咀,东西长约1000米,西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处于被沟壑切割成的各个小山顶上。它是以马家窑半山文化类型为主,兼有齐家文化的复合型聚落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命名地。半山遗址包括瓦罐嘴附近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边家沟墓地、王家沟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东墓地。
墓葬
半山遗址也发掘出土了一定数量墓葬。墓葬包括土坑墓、石棺墓和木棺墓三种类型,埋葬方式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早期多二次葬,晚期多一次葬。葬式早期多仰身直肢葬,晚期多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一般较少,少数墓葬有大量随葬品,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男女在随葬工具方面种类不同,男性墓多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等,女性墓多随葬石、陶纺轮等,反映出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

文物遗存

半山类型彩陶
半山类型彩陶
半山类型彩陶是因首次发现于临夏州广河县半山村而命名的。半山类型彩陶展现了彩陶艺术新的繁荣时期,彩陶以造型丰满、色彩绚烂和花纹繁丽而著称;在绘画方式上是以疏朗的几何形作为依托,周围又用大面积的繁密花纹来衬托,较好的运用了密中有疏,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这时的绘画纹饰以锯齿纹、旋涡纹、网格纹、动植物纹等为主;花纹多以粗细相等的黑锯齿带和红带相间绘成,频繁的在陶器的腹部上使用二方连续的旋涡纹,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显得豪华壮丽,旋涡纹已成为这一时期彩陶上的主要纹饰,由于依托旋涡纹结构线并行着多道简置黑锯齿带和红线纹。
人头形罐盖,集塑、雕、绘三法于一体,整个头部以人工捏制而成,雕有眼鼻嘴,棱角分明,设计合理;表面绘彩层次分明,疏密适度,用简单的色彩在额头上绘出了皱纹、眼睑、鼻梁和胡须,以浓重的色彩在脖颈绘上了四条宽带纹相间三条窄带竖斜纹,肩部还有两条宽窄不同的带纹和一条宽带锯齿纹,塑造出远古广河先民的形象。

研究价值

半山遗址是马家窑文化的重要代表性遗址,该遗址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来源、去向、年代、分布、演变分期、文化性质、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与周边地区其他考古学文化关系等诸多问题的重要遗址。同时,它地处东西文化交汇地带,是从东北到西南的一个南北过渡地带,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理节点。半山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家窑文化在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走过的不同路线,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再者,半山遗址出土了各类遗物,其中出土的陶器中彩陶比例较高,器形多样、造型宽厚、纹饰繁密、陶质精细、图案精美、线条规整,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它作为广河县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丰富广河县、临夏州乃至甘肃省的古代文化内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半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半山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州齐家镇魏家咀村瓦罐咀的东侧台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半山遗址,路程约26.2千米,用时约50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