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城隍庙
共 116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17
历史沿革
据《卢氏县志》及碑碣记载,卢氏城隍庙始建于元末。
明初,重建卢氏城隍庙,宣德年遭兵燹。
明天顺八年(1464年)至明成化二年(1466年),卢氏城隍庙重建。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卢氏城隍庙再遭火灾,任太史率众重建。
明万历九年(1581年),修复扩建卢氏城隍庙,即成现有规模。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卢氏城隍庙改修两座门楼为琉璃瓦覆顶。
清乾隆十年(1745年),卢氏城隍庙维修时将山门、献殿、正殿的大脊更换为彩色琉璃构件并装大吻,献殿层面覆以绿色琉璃瓦。
1960年,卢氏城隍庙为卢氏县文化馆驻地,是全县人民的文化活动和文物收藏中心。
2003年,卢氏城隍庙重修,殿内重塑雕像多尊。庙内烟雾缭绕,香火不断。
2018年,卢氏城隍庙进行大规模修缮。
卢氏城隍庙
建筑格局
卢氏城隍庙简介
卢氏城隍庙位于卢氏县城内中华街,主要建筑有山门,面阔3间,单檐歇山顶,前后檐置斗拱,明代建筑。两侧各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琉璃门楼,门楼两边又各设假门,浮雕九龙壁。乐舞楼,2层3间,单檐歇山顶,檐下置斗拱,明代建筑,清代大修。献殿3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檐下置斗拱,建于1米多高的台基上,明代建筑。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悬山顶,檐下置斗拱,明代建筑,清代大修。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0间,皆硬山灰瓦顶。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坐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种种脊兽相映。
历史文化
三门峡卢氏县从汉元鼎四年(前113年)至今,县名未改、城址未移,境内古迹遗址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卢氏城隍庙是豫西地区建筑规模较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近年,卢氏县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山门、献殿、正殿、乐楼、厢房进行了大修。卢氏县文管会严格按照文物藏品管理规范要求,将城隍庙两侧的厢房布置为文物展厅,将彰显卢氏历史文化底蕴的珍贵文物进行展示,丰富了卢氏的文化内涵。
文物价值
卢氏城隍庙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美,朱门高柱,明丽豁敞,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科学依据和模样。
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卢氏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卢氏城隍庙,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城中华街北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