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

共 199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19

历史沿革

发掘现场
2013年7~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进行了挖掘。

遗址特点

综述
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已发掘的8座墓葬在西南,观鱼台下面较平坦的台地上。经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古墓葬群年代大致为战国到两汉时期,约2000年左右历史,共有墓葬60多座。墓葬呈现出由卵石和岩石堆砌起来的圆形石堆。
揭去表土后墓葬的封堆
墓地分布面积较大,多数墓葬中部有凹陷现象。其中的34座石堆墓、3座土堆墓,大致呈南北走向,绵延至北部山脚下,分布区内有十余座近现代石堆墓葬;另有石堆墓11座、土堆墓1座,与图瓦新村西南端图瓦族居民住宅相邻;其余6座石堆墓,旁有两户图瓦族居民住房。石堆墓直径3~16米、最大高度为1.2米,土堆墓最大直径约25米、高1.1米。有些墓葬中部塌陷,凹坑直径3~10米。石堆墓均由卵石堆积而成,卵石为白色或灰色,以灰色卵石石堆墓较多。已清理的墓葬均有岩石堆积,封堆大致呈低矮圆锥状,有的封堆边缘处有石圈。墓室均为竖穴土坑,葬具有木棺、石棺等。部分墓葬被盗扰,从保存较好的墓葬来看,葬式多为仰身直肢。
M1
M1墓葬位于墓地北端。封堆呈低矮圆锥形,直径约17米、高约1米。封堆外侧有环壕。环壕外径约23米、宽约1.5米、深约0.5米。封堆由土石混合堆筑,分三次堆积而成。第一次是在墓室完成后,使用小砾石夹黄土堆积,并在堆积的封堆外围用较大石块围砌成石圈;西北缺失一部分,可能是堆积时有意留下的。第二次使用纯黄土堆积,最后一次使用碎小砾石夹杂黄土堆积。三次堆积的时间相隔不长。清理封堆下石圈时,在东北方向的石圈上发现一尊鹿石,上半部两面雕刻有近似的双虎图案。墓室开口于封堆下原始层面中部,口呈近东西向长方形,向下0.4米为由数块石板围砌而成的竖穴石棺,内填有大量石块,被盗扰。石棺长1.7米、宽0.85米、深0.8米,仅在墓室东北角填土中发现头骨残片2块、鹿首铜饰1件和石珠1枚。墓口向东延伸出一长方形浅坑,长约2米、宽1.7米、深0.4米,内葬一匹马,不见头骨,马肩胛骨附近出土有铜节约、铜环、铜扣、铜饰件等。
M5
M5
M5北为M9,东南为M1。封堆由卵石、石块和沙土堆积而成,呈低矮圆锥形;中部塌陷,直径10.5米、高0.45米。墓室平面为东西向长方形,开口于封堆下原初层面中部,长2.7米、宽1.9米、深1.9米。墓室内填卵石和黄土,下半部用松木原木搭建木棺,墓主头向东面北,仰身屈肢,右腿胫骨被扰至木棺原木下。从牙齿和其他骨骼判断,应为成年女性。人骨上有朽木痕迹,下不见铺木,推测为无底木棺。头部东侧出土有羊骶骨和颈椎骨,在椎骨中发现1把铁刀。头骨附近发现有若干金箔碎片,耳部附近出土2枚金耳环,脚部出土1件陶壶。木棺北侧殉葬有一匹完整的俯卧状马,前半身俯卧在一块长条形石板上,马口中含1件铁马衔。

文物遗存

综述
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出土器物43件,有陶、铜、铁、金、石、骨器等。
双虎鹿石
一号墓封堆中的双虎鹿石
双虎鹿石是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一个重要的发现,一块长条形石板两面都阴刻有抽象化的双虎,虎首微举,虎尾上扬,尾梢卷起,紧贴后腰部,这样雕刻有虎的形象的鹿石在阿勒泰地区是首次发现,而且是在墓葬封堆中发现的,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墓葬明显有助于鹿石断代,这对鹿石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鹿石都是应该和墓葬在一起的,或者是祭祀遗迹,起到标志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是图腾柱一类的,是部族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物。根据墓葬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制以及碳十四测年来看,这块双虎鹿石,推测产生于早期铁器时代。

研究价值

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年代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青铜时代与切木尔切克文化属性一致,早期铁器时代与阿尔泰山北部的巴泽雷克文化属性相近,更晚的一座墓葬则属于隋唐时期突厥人的墓葬。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的发掘对于建立当地考古学文化序列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图瓦新村附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大喀纳斯景区墓葬群,路程约123.1千米,用时约2小时15分钟。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