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直立人遗址

建始直立人遗址

共 223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23

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始兴起一股大挖“龙骨”之风。当地老百姓在一个洞中每天可挖数百斤“龙骨”到供销社出售。196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一个野外科考队在巴东中药材收购部收购的“龙骨”和“龙齿”中挑选出200多颗巨猿牙齿化石,并根据药材入库单一路追寻到这批化石的产地建始县高坪镇巨猿洞。随后,野外科考队对该洞进行调查,获得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1969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专家裴文中与谢树华对该洞进行了考察。
1970年7月,古人类学家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带着一个发掘小组,到龙骨洞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他们在西洞中发现了两枚古人牙化石和大批巨猿牙化石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与印尼爪哇魁人对比研究后,确认属早期直立人,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巨猿与直立人共生的化石点。古人类研究所初步鉴人类研究所、先后在此进行了8次发掘,用于探寻古人类在此生存繁衍的新资料和新信息。
1998年,由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和中科院共同策划了一个国家“攀登”项目,即《早期人类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研究》,其中一个子课题为《鄂西早期古人类及其近亲研究》。该课题组于当年在建始进行调查,决定在巨猿洞作重点发掘。
1999年和2000年,为实施国家“九五”攀登项目《早期人类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研究》,鄂西——秦巴课题组在此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又发现了古人类牙化石3枚,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9目、37科、68 属、87种,同时发现了经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制工具,并将发现的古人类命名为“建始直立人”,距今195万年至215万年。
201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建始直立人遗址纳入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库,实施文化遗址公园建设。

遗址特点

建始直立人遗址,呈典型的更新式洞穴堆积,是首次发现的直立人与巨猿共生的化石地点。包含巨猿洞、窑场湾、杨家坡洞、岩湾洞、猪头包、龙洞子等6个化石点,以巨猿洞为主。巨猿洞长120米、宽2至15米,为东西向穿山洞。1970年至2002年,建始直立人遗址共进行了九次调查与发掘,发现了早期直立人牙化石5枚及石器、骨器,同时还发现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9目、37科、68属、87种。由于发现的动物化石种类丰富,建始直立人遗址又被称为“化石宝库、动物王国”。

文物遗存

建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人类遗址之一,自1968年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先后在此进行过9次发掘,发掘出土了包括早期直立人牙齿化石、巨猿等多种动物化石、石器、骨器若干。

研究价值

建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共生的化石点,对研究巨猿的生存、迁徙和灭亡,研究巨猿与人类发展的谱系关系,研究人类发展史上的趋同变异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建始直立人的发现,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成就,它不仅填补了中国人类发展史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直立”这一环节的空白,将人类在亚洲生存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而且对国际上人类祖先最早起源于非洲的学说提出了重大挑战。建始直立人的发现,使中国成为除非洲外最有希望找到解决人类早期进化历程的关键地区。同时证明人类的进化不再是单一支系的“一元论”,而是多元演化的。人属的历史不再是50万年,而是至少200多万年;人猿揖别则是在距今500万年至800万年之遥。

所获荣誉

2022年1月21日,建始直立人遗址当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保护措施

巨猿洞自1968年被发现到1986年,一直由建始文化馆负责。
1987年,建始文物管理所成立,接管了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
2002年,湖北省文物局拨款修建了建始直立人遗址洞口围墙和大门。建始县政府划定建始直立人遗址的保护范围为方圆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方圆500米。
2006年5月25日,建始直立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为
建始直立人遗址文保碑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建始直立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七组与金塘村交界的山坡上。

交通信息

自驾:从建始县人民政府出发,距离建始直立人遗址约54公里车程,需1小时19分钟左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