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名震法国,他放弃高薪回国当兵,刷新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记录

数学算法俱乐部

共 2905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6-24 14:40

数学算法俱乐部

日期 : 2021年06月20日       

正文共 2518字

来源 : 今日头条

“当我走下飞机踏上祖国的土地时,我感到浑身热血沸腾。特别是当我走进海关大门时,一位武警战士从证件上看到我是一名归国的留法博士,立刻给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并满怀深情地对我说:祖国欢迎您!当时,我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睛湿润了。我内心的感受是:我回来了,母亲!我要用学到的本领终生报答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于全说,他永远忘不了回到祖国的那一天。数十年来,他把个人的前途与科技强军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不断创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于全,无线通信专家。1965年9月7日生于江西省九江市。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通信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某部第六十一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
长期从事军事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型号研制,先后主持研制了我军第一代战术互联网和第一部软件定义无线电台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了软件无线电、动态自组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9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获中国政府出版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留学深造,学成毅然回国

1988年,在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物理系硕士学位后,于全由国家公派赴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微波通信研究所继续深造。他十分珍惜4年的留学生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十分重视工程技术开发与研究。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大公司调研,了解掌握需求,研究开发新技术。1992年春,于全在同批70多位留法学子中脱颖而出,第一个取得了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五个等级中的最佳评语:“非常出色”,被学校定为论文范本。他还取得了3项科研成果,1项法国专利。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博士论文在实践中解决了法国巴黎地铁、煤气、电力等公司光纤网络建设中的技术难题27岁的他在法国通信界受到关注。
科技无国界,人才是根本,于全成了留学生中的“大腕”,盛情的挽留和优厚的待遇纷至沓来。导师也为他安排了一个年薪丰厚的讲师职位。外国朋友们对他说,“你们国家那么穷,既没有高级的实验室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也没有让你尽情享受的高薪收入,你回去太可惜了。”
祖国是民族永远的母亲,爱国是历史永恒的话题!于全有自己的主意:“我的祖国勒紧腰带挤出外汇送我出国深造,光我一个人四年下来就是50多万元人民币,相当于五千个农民一年的农业税,这是人民的血汗钱啊!尽管现在祖国还不是很富有,但做儿女的决不能嫌弃她,如果对祖国不能知恩图报,还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儿?”1992年6月,于全回到了祖国。

投身国防,填补国内空白

九十年代初,一个留学生在国内择业的空间还是相当充分的。于全在国内同样受到极大的关注,有意邀于全加盟的单位连连不绝。——清华大学可直接聘为副教授,一年以后转为教授;一家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大公司开出了3项特殊优惠政策:一是提供2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一家专门经营光纤产品的公司;二是用他在法国取得的3项技术成果入股,个人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20%;三是担任光纤公司总经理。于全同样有自己的主意: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强盛的国家;没有现代化的军事通信,国防神经就是脆弱的。国防通信领域才是自己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他把行李一背:当兵去!
于全决心用自己的全部本领,干出点名堂。他的第一个课题是研制“野战通信网信令级仿真系统”。一年半的时间,于全和他的2名助手,几乎天天都把自己关在机房里,整个系统光编制的程序就达100多万条,打印出来足有几公里长。凭着过人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于全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快”,1994年12月,“野战通信网信令级仿真系统”研制成功并在京通过技术鉴定。实现了我军通信总体论证手段的一次飞跃,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军野战通信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具有重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志在报国,创造中国第一

1998年11月11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世界发布了一条消息:“中国第一台智能无线电通信平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研制成功。它成功地实现了不同频段、不同体制电台的互连互通,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于全的又一项让人振奋的科研成果。
出身军旅家庭的于全特别钟爱军营,他认定“男儿长大当报国”。他把个人的前途与科技强军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不断创新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98年到2002年于全负责了16个课题的研究,科研经费达2110万元,其中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在于全的努力下,平均不到2年就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问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荣膺了国家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工程奖,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通信系统优秀科技骨干,总参青年标兵,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总参优秀科技干部、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多项奖励和“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一批科研人员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成为我军通信领域的中坚力量,而他自己也成为我军最年轻的军事通信学科带头人,是当代青年景仰的偶像之一。
2009年12月,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在京揭晓。44岁的于全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刷新了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记录。

于全院士受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赤子之心,向阳而生。于全院士初心不变,步履不停,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报国热忱,展现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家国情怀与昂扬风采,也激励着广大西电学子不负青春,为国家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THE END —


13岁上大学,19岁南大读博!00后天才少女研究「中国芯」
这才是中国人该追的星!
华科这位博导亮了!和学生同龄,履历让人直呼彪悍……
北大数学系「扫地僧」韦东奕爆红!拒绝哈佛offer,留任北大,却因长相引热议
史上最成功的数学预测:用狄拉克方程推导出电子自旋
30段极简Python代码:这些小技巧你都Get了么
浏览 5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