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镇北文字村

联合创作 · 2023-09-02 10:49

北文字村全名北文字现村。位于莱城东北24公里。镇驻地东6公里处。北离和庄乡张家台村4公里,西去古德范1.5公里,南距南文字村仅0.5公里,地处山区。全村现有289户,786口人,1091亩耕地,1500亩荒山,1300亩公益林。

民国24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北文字乡•北文字”。据《张氏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张姓迁此建村。因址在南文字北,以村名村,故名北文字村。但民间传说,系明万历年间由杨罗两姓建村,现有村北罗家林、杨家林为证,但杨罗两姓村中皆无后人。全村现有张、刘、李、郭、韩、温、孙、康、田等十姓,张姓为人口居多,占全村人口的70%。

北文字村历经沿革,在2001年前均隶属常庄(区、公社、办事处、乡);2001年后隶属苗山镇。

村庄北倚巍巍原山,南临常文平原。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季节性小沟,小沟上有一座小桥,桥面是一块巨石板,一石担三孔。村东一条小河,也是南北走向。河上有一座明朝修建的石拱桥,桥面平整,两边摆列长条石作护栏,桥边有棵巨大的五角枫树。这样桥栏长条石就成了人们纳凉和谈天说地的好地方。整个桥造型优美,气势雄伟,建筑坚固,虽历经几百年的洪水冲刷,沧桑变化,仍岿然不动。是东出村庄的主要通道。整个村庄倚山傍水,实为一块风水宝地。

清朝光绪年间,北文字村出了一个御医名叫张廷文。他出身卑微,但苦读医书,学成了妙手回春之医术,成了一名乡村游医。他走村串庄给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人家给他传名。这一年,他到了济南府,给一要员之母治好了病,从此名声大震。时光绪帝之女生病,久治不愈,皇宫御医皆一愁奠展。受山东济南府推荐,张廷文到北京皇宫内给皇姑治病。给皇姑试脉,与电视上的镜头一般无二,内侍给皇姑手腕上拴一长线,拉出内室,张廷文在外室按线试脉,让人啼笑皆非。张无法,只得问了内侍和御医皇姑病情及症状,思忖良久,权衡再三。然后喝酒吃饭。张在醉意朦胧之中开出一剂量大药重且带有毒性的药方。张酒醒之后,一看自己亲手写的方子,大汗淋漓。这时太监将张关在侧屋里,说皇姑之病不好不能放人。谁知皇姑服药之后,大泻了两天,病情逐渐好转,20余天后,病痊愈。光绪帝十分高兴,张廷文被赐御医,授海关道系三品大夫,后授广东连平州州官,因此张之长子张会臣乳名叫“连平”。张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广东百姓曾赐“万民衣”,“清正扇”,很有政绩。后来,朝廷重臣李鸿章便把自己的亲侄女、其二弟都台李鸿昌之女李美华许配给张廷文之子张子臣为妻。时李美华年方十九,风姿绰约,光彩照人,貌若天仙。李鸿昌从广东画来图纸,建一广东式庭院于村西,占地20余亩,四四方方,成为村中之村。据说,此庭院与广东李鸿昌之庭院一模一样,但无人考证。张廷文年老生病,1902年卒于广东,但尸体来家安葬。庭院建好后,张子臣李美华夫妻来家居住。张廷文死后,其五妾,美貌绝伦的安氏,也来此文字寡居。安氏好吸烟喝茶,每天都吸水烟袋。安氏治家极严,规矩甚大。张子臣每天都怕见到“阿娘”。因分院居住,李美华每天第一次见到安氏,都必须双膝跪地问好。以后,每天不管见到婆母多少次,都要单腿跪地并问“阿娘好”。安氏死于1936年左右,其丧事规模,在常文一带闻所未闻。吊丧者,不下万人。据说吊丧者挨号,西路一直挨到了8里路之外的石湾子村。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亲笔写来手谕“如有干涉先杀后问"8个大字于黄绡之上,悬挂于张氏庭院大门口,门口两旁有韩复榘的两名军兵持枪把门。公事上分工很细,村里的头面人物有的当饭官、有的当寿衣官、有的当哀乐官,等等。该村韩火廷当盐官,常文一带的盐全卖光,公事上缺了盐,韩复榘的军兵非杀他不可。后经众人下跪求情,才撤职换成了张延年。张延年下通知:每家每户都“倒盐罐子”,借一还二。这才凑付了一顿午饭。时至1975年“文革”中,张廷文和安氏之坟被群众扒开。安氏尸体已只剩骨骸,只有头部缠有一金条,但张廷文却尸体完好,皮肤华润,竟有弹性。脸部如同他的画像,只是眼部凹陷,面无血丝。寿衣为丝绸,完好如初。 如果不是上面有尘土,就如新的一般,人们用镰刀割也割不破。尸体两手中分别攥有一块黄色手绢,颜色鲜艳,无半点褪色。这时距张死时已有73年之久,当时尸体又从广东不远万里辗转运来,其保鲜防腐技术,令人惊叹。后家境日渐败落,李美华寡居,生活逐渐窘迫。一口广东话,人们早已忘记了她的名字,群众都称她“广东老娘子。”1970年病故,葬于张家林中。生有一女,小名叫张阿哈(ha),嫁于博山盆泉村王桂善,也已故。张廷文娶有一妻四妾五个老婆,生有五子一女。长子张会臣抗日时期石马区区长,为抗战立下功劳。二子张方智、三子张亮智、四子张子臣均不做官,五子张汉臣为-政府县长。一女张清莲嫁于鲁西村亓光福为妻,亓当时为莱芜红十字会会长,和张汉臣同为日本留洋生。六个孩子中,四子子臣、五子汉臣、小女张清莲均为五妾安氏所生。

北文字和全国一样,解放后即走上了农业集体化道路,1955年加入高级社,又叫文字大社,社驻地在南文字,1958年大社解散,划归常庄公社。

北文字历来重视林业,保护植被。早在民国三年就建有石碑,碑文“封禁碑记”规定:从村至原山山根,从山根至山顶,严禁放牧牛羊,严禁采石掘土。此碑“文革”中被埋,后村委会又组织人扒出竖起,以警示后人,永志不忘。

1964年开始,又在村东河旁种树绿化,如今密密匝匝,绿树成荫像一条绿色带子。全村80%的山地已栽树绿化,土地贫瘠没有植树的山坡也保持了良好的植被。夏秋两季登高一望,只见群山叠翠,满坡披绿,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1976年被莱芜县林业局命名为“绿化造林红旗单位”,并多次来此召开现场会议,村干部也多次在县介绍先进经验。绿化给村庄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解决了群众的烧柴问题,有计划的采伐,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保持水土,涵养水分,暴雨过后浊水从山上飞泻而下冲土毁堰的现象已经绝迹。无论多大雨,山上从不发洪水。三是挡风遮沙,空气清新了,飞鸟明显增多了,常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进农家庭院。北文字的造林绿化,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那些育树栽树护树,默默无闻,为林业发展出力流汗的人将永远记录在北文字的历史史册上。

北文字的水利建设也颇具特色。他们在村东河流上大做文章,一条季节性河流,银丝串葫芦似的修建了水库、水池、河坝、机井等6处水利设施。从上而下依次是:距河发源地2里处,1958年由常庄公社组织万余劳力苦战半年,修建水库一座,名为“文字岭水库”,为常庄公社当时第一大水库,蓄水50万方。当时修水库时的口号是“干、干、干,蓄水50万”。夏季雨量充沛,蓝澄澄一湖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群山峰峦,山林树木,身临其境,如在画中一般。下隔300米是郭家泉子水池,1973年修建。再下250米杨家泉拦河坝,1956年文字大社时修建。1965年又在拦河坝前挖修一长方形水池。1975年村干部又带领群众对水池进行了扩建,建成一蓄水1000余方的方塘,对全村的抗旱保丰收、拦水防洪起了重要作用。再下400米处是小井子水池,1968年修建,现已成为北文字村自来水第二水源地。再往下走300米左右,1966年大队干部带领群众在此挖机井一眼,深23米,水源旺盛,是全村自来水的第一水源地。1991年,大队又请来了打井队在村东东岭子下打机井一眼,水浇地面积已达45%。成为常文一带水浇地面积最多的村庄之一。

1950年北文字村建小学一处,校址在村南张家祠堂里,一至四年级复式,由上级派来公办教师一名,后来祠堂成了危房,学校-迁入农家。1968年大队在庄西大庙旧址建新校。1973年辛大铁路修建,由驻村的费县民工团帮助村里扩建学校,建教室4间。学校共有一至五年级四个班。1999年,学校撤并合班并校,入文字希望小学。第一个大学生是张俊玲,1973年推荐,专科,现在青岛。村南有张家祠堂庙,村中有关帝庙,有盐店、酒店。清朝时期,酒店张家曾出过一位武秀才,名叫张如林。

北文字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济南、淮海战役出过担架队,纳军鞋,出公粮,抢救伤员都尽了最大的可能。吴瑞林在此住过,廖容标在此作过讲话。全村有20人成为革命烈士。其中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营长田慎俭,民兵队长安尚祥等。有名荣誉军人。著名的有在解放文登城战斗中第一个登上城头,白手夺机枪,为部队打开通路的张迎田,被华东军区誉为一级战斗英雄,有四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均立战功。

1958年本村青年荣尊祥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1973年村里通了电。1978年村领导带领群众在大井、大桥井边建成两个盛水30方的水池。把井水抽进水池,群众打水再也不用拿井绳了。1996年村里请来技术员,每户集资120元建起了自来水,这样连担水用的担杖也“解放”了。

截至2002年7月底,全村安装电话96部,为常庄乡继常庄村之后的第二个电话村。

道路通百业兴。随着交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运输业也应运而生。富起来的山里人运出了丰收的果实,运进了幸福的生活。北文字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北文字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