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
林田山林场
2021年5月,花莲县人口数量为32.41万人,位列台湾省各县市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660位。
key花莲港,位于台湾花莲县花莲市,为台湾的国际商港之一。东临太平洋,西倚中央山脉,是一个由东、西防波堤合拢而成的人工港。昭和14年(1939年)兴建完成,民国52年9月1日(1963年)开放为国际商港,成立花莲港务局。现有码头25座,年装卸量可达3,400万吨,另有仓库六栋十五间、堆货场三十八处、临时货柜集散站一座、港勤拖船四艘、及交通艇一艘,港埠设施极为完备,足以担负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及港埠输运功能。 该港货源主要以区域特性之大宗货物为主,如砂石、水泥及其熟料等等。
花莲港是“洄澜港”的谐音。清朝嘉庆十七年(西元1812年),部份汉人开始从宜兰移垦,见岸际溪水日夜奔注,时刻与海浪冲击而形成萦回的状态,遂称之为“洄澜港”。“洄澜港”谐音为“花莲港”则见于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沈葆桢奏请开后山路、设抚垦委员:“分东台为三路,以总兵吴光亮办之。南为卑南,中为璞石阁,北为花莲港。”又:“木瓜最悍,以穷来源,乃以宣武左右两军,分成东澳、大南澳、大浊水、得其黎、新城、加礼宛、花莲港、吴全城等,以备不虞。”花莲港之名由此而来。在台湾日治时期,1931年苏澳镇与花莲港间道路修筑完成(现今苏花公路,为台9线的一段),使得花莲港与台湾北部地方的陆路联系为之畅通,然而在货物的运输仍未见方便。台湾总督府认为此问题未能解决,东台湾的运输设施仍无法臻至完备,对地方开发仍存在极大的障碍。因此,自同年度起8年之间,以总经费742万日圆开始修筑花莲港街(米仑,现名花莲美仑)的商港,1939年完成了三座码头,可供3000吨级货轮停泊。1940年东部水力发电完成,计划大量设立铝业、电气、氮气、金属精炼等临港工业,扩建港口殊感需要,乃以500万日圆开始第二期筑港工程,预定于1944年竣工,但因太平洋战争关系,工程无形停顿。
花莲港距太平洋主航道仅需二个小时,而太平洋主航道是世界航运最频繁之航道,就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了。而花莲港的存在对于花莲经济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位于花莲的大企业均是因有花莲港而设于此,如中华纸浆厂、台湾水泥、亚洲水泥及不少的大理石材厂等,足以显示海洋运输的便利。这也直接、间接的对增加花莲人的就业机会有着极大的贡献。
花莲港从战后初期的满目疮痍,每年装卸量只有几十万吨,进港船只只有几百艘,直到公元2000年为止,每年装卸量已有一千七百多万吨,进港船只已达两千余艘的营运情形;从亏损到盈余,达成带动台湾东部经济的任务,并成为国际闻名的商港,可说是稳健进步。目前配合政府执行“东砂西(北)运”政策,纾解北部地区砂石短缺的问题,但近年来由于邻近的位于秀林乡和平村的和平水泥专用港开始营运,花莲港的运量则开始略有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