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叉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6 21:45

地名由来:牙叉镇因位于南叉河的分支处而得名(黎语“牙”意为分支、分极,"叉”指南叉河)。

2014年7月,牙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牙叉镇是县城所在地,位于白沙县中部偏东,是白沙县的政治、经济、经济=交通、文化中心。明代因有牙叉村而得名。解放战争时期曾召开过著名的“牙叉会议”,对时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的牙叉镇于2002年9月由原牙叉、白沙、南叉三个乡镇合并组成。土地总面积222.75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万多人,其中农村人口20388人。全镇已开发耕地16460亩,其中水田14307亩,旱田2153亩,坡地17512亩。

橡胶、甘蔗、水果(主要是龙眼、荔枝)是牙叉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现有橡胶35758亩,年产干胶1225吨;甘蔗5614亩,年产量15333吨;水果5434亩,年产量2023.8吨。

槟榔、粉竹是牙叉镇的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镇委、镇政府结合本地资源条件和地处优势,确定了“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因地制宜,分片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牙叉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096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8.5万元,人均收入1876元。全镇现有3所中学,15所完小,7个教学点,在校学生3492人;卫生院2家;辖区有四个派出所;全镇村村通公路,89个村民小组己通电,3021户16891人饮用上清洁卫生水,36个村庄安装了程控电话。牙叉经济与社会发展状竞良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牙叉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均降雨量近1900毫米,南叉、南开两条河流经我镇,水资源充足,全年日照2千多个小时;而且,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现己建设中小型水库、水坝9座,水利渠道10宗58公里,整治田洋3片800亩,水利灌溉面积4200亩,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冬季瓜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我镇还有世界最大的无颗粒陨石坑、江排碧波、九架木棉等自然景观和“牙叉会议”、那凡革命老区等一批革命遗址,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特色旅游的潜力很大。白沙是全国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县,我镇森林覆盖率达72.2%。

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35000多亩,这里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沿着蜿蜒曲折的林区公路进入保护区,环顾四周,除生长着众多的名贵树种外,野生

白沙陨石坑景区

白沙陨石坑景区白沙陨石坑位于牙叉镇东南9公里白沙农场境内,直径3.7公里,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也是目前我国能认定的唯一较年轻的陨石坑,更是全世界十几个伴有陨石碎块的陨石坑之一。陨石坑周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县时设牙叉乡,属白沙一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与白沙乡合并为牙白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复析牙叉、白沙2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冬,始为白沙县人民政府驻地。

1949年,析设牙叉、珠江、牙炳、九架4个乡。

1958年上半年,组建县治镇,牙叉、九架、牙炳、珠江等乡并入。

1958年,并入白沙公社。

1959年初,析出建立牙叉公社。

1959年上半年将细水片析出成立细水公社。

1959年下半年复并入牙叉公社。

1961年6月,复析出细水公社,牙叉公社按原名。

1983年,改为牙叉区。

1987年,改为牙叉镇。

2002年7月,白沙镇和南叉乡并入。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