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园

共 2728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0:27

历史沿革

近园为清顺治年间进士所建;康熙十一年(1672年),初步建成。清同治初,近园归士绅刘云樵所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近园又归恽氏,稍作修葺,原有建筑略有改观,但总体布局未变。
20世纪70年代后,近园成为常州宾馆内园,多次接待过外国使团、国家重要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
2018~2020年,近园经过了一年多的修缮保护,于2020年4月重新向市民开放。

建筑格局

近园的构思出自于山水画家王石谷,还有恽南田和润州(今镇江)笪重光的参与,所以它不仅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也是文人荟萃之名园。取“近乎成园”之意,名之曰“近园”。后改名“复园”“静园”,又俗称“恽家花园”。近园和无锡的寄畅园及苏州的网师园一样,都是中开一泓“鉴湖”,水岸参差,树木掩映。近园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64米,亭、台、楼、榭大多围着池水安置,形成了“中有大池、池中一岛、池周建筑”的独特格局。西野草堂位于近园北侧,堂前凿池叠山,亭榭、书斋、轩馆、回廊均依山而建,环列水池中间,缀以不同景色,备以奇草异木。山前隔水置一组建筑:左为“天香阁”,右为“安乐窝”,临池有“得月轩”。园西回廊起伏,与北面的“秋爽亭”相接;东侧岸有“容膝居”,向右是小石拱桥,假山上有“三梧亭”,亭下为“垂纶洞”。秋爽亭前一株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百年广玉兰,被称为常州玉兰王。近园布局精巧,意简蕴藉,错落有致,颇具晚明风格。

主要建筑

西野草堂
西野草堂
近园北部正中为西野草堂,坐北朝南,原为主人宴客之所,单层,面阔五间,进深约9米(含前廊1.5),檐高3.6,脊高5.7米。主堂“西野草堂”,是主人迎接来往宾客的场所。大师曾在近园作画,亲自题写了“西野草堂”匾额。西野草堂作为主堂,面阔五间,厅堂都是落地长窗,平台前隔着勺湖,正对假山,假山山腹中有一个“垂纶洞”,洞口只能容纳一个人低身进入,在洞内可以看到外面景象。像这种“堂—台—池—山”是早期园林中常用主景序列 ,与传统园林不同的是,假山并未向前展开,而是更多的向后部拓展,池水也在假山的东西两侧往后延伸而去,这样就使堂前主景的纵深大大加强,横向上将水景分为东、西两侧,西面宽一些,但有石桥连接,东面相对窄些,确也有廊屋对望,形成了这种北湖、西湾、南潭、东涧这四处各不相同的景致效果。 
天香阁
天香阁
近园南部隔假山与西野草堂相对的是天香阁,坐西朝东,单层,二开间,东、南、北三面坡顶,西无坡靠墙,平面呈曲尺形。东面宽6.6米,西面宽10.5米,进深17.7米,檐高3.9米,东侧有走廊,宽1.2米。
得月轩
得月轩
得月轩与天香阁相连,坐南朝北,单层,三开间,面宽7.8米,进深9.6米。在 “得月轩”在东面窗户下,晚上的时候可以欣赏到初升的月亮和倒影相映成辉的景象,也是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面前的池塘叫“剑一池”,池中是一座黄石假山,近园的亭、台、楼、榭大多围着池塘安置于周边,形成了这种“中有大池、池中一岛、池周建筑”的独特格局。堂轩建筑有改建,但总体布局维持原貌。
见一亭
近园的主要部分是位于园中心的池沼及假山,约占园内面积的二分之一。池沼狭长形,假山位于池中心,山上奇石层叠。假山南部立有见一亭,正六边形,入口在北侧。六坡顶,内顶高4.0米。亭柱距0.66米,檐高3.6米,挑檐0.75米,飞挑檐1.5米,檐口有雕花。栏杆木质,高0.65米。“见一亭”,隐入丛林之中,位置谦逊但却可以望向四周,是一个读书观景的好地方。池子中间那座假山是当时挖掘池塘所出的泥土堆积成的土山,然后在土山上种植树木、堆置黄石形成假山,最后用小块的石头补上点缀,形成这种峰、崖、洞、台等奇石层叠的美观造型。
并列拱桥
近园内有两座并列拱桥较有特色,其中小桥是由三块花岗岩凿出的圆拱和踏步,是江南园林小桥中的精品之作。本来也只有这个不超过2米长的小桥,这座桥是游山的必经之路,但它无杆无栏,贴水而建,考虑到游人的安全和尽量保留园子的完整性,后人在小桥旁又建了一座稍大些的石桥,从而形成一大一小两桥并列的样子。大石拱桥麻石质,东西向,东西各六级台阶,上有桥栏,栏柱8根,桥长4.8,宽1.6米,拱直径2.0,拱矢高1.1米。小石拱桥紧靠大石拱桥北侧,为设计,麻石质,东西向,东五西四级台阶,无桥栏,桥长2.4,宽0.63米,拱直径1.51,拱矢高0.86米。
三跨平桥
三跨平桥
三跨平桥,麻石质,无台阶踏步,长6.1,宽1.15米,有桥墩2个,每墩石柱3根,2纵1横,桥面至水面1.4米,桥栏高0.4米。平桥东接池中间假山小岛,西接南北向的西廊。

文物遗存

题记石碑
近园记及题跋碑
近园中东侧廊墙内留存题记石碑,此墙还嵌有名人书条石37 块,石高0.32米,宽0.84~0.9 米不等,其中有“雪浪”洪恩、何焯等撰书。其中近园记及题跋碑,文物价值较高。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 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初前后在世,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在福建建宁任职时,招抚巨寇萧维堂等有功。他官终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 著有《遂初堂文集》9 卷,传世于《四库全书总目》。清康熙七年(1668年),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的杨兆鲁“抱疴还乡”后,为享天年而寄情于山水,购得龙城书院注经堂后明末旧园六七亩,历时五年,建成近园。园成之后,常有文人雅集于此,留下不少诗文。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秋,杨兆鲁曾邀请画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在园雅集,发出“忘此身在城市矣”的感慨,由杨兆鲁作《近园记》,恽南田书石、王石谷作《近园图》、笪重光题跋,一时传为佳话。

文物价值

近园是常州地区现存建造最早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也是具有明末清初古典园林风格的宝贵实例。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近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近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化龙巷。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近园,路程约4千米,用时约13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