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龙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龙港市经济发展局(2021年3月)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肩负发展改革之重任,全市上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改革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深入实施“一区五城”战略,抓“六稳”、促“六保”,经济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16.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4%(“同比增长”、“同比下降”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2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62.78亿元,增长4.5%。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8∶45.7∶51.4。
表1 2020年龙港市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根据公安统计年报显示,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9.61万户,户籍总人口38.21万人。从性别看,男性人口20.05万人,女性人口18.1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和47.5%。当年出生人口3859人,死亡人口1802人,全年净增人口20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9‰。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0.8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7.97%。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5%,上升2.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元,下降0.4元。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3亿元和17.05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7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94亿元,增长43.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8%、57.0%。全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1.85万元/人。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1%。分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3.54亿元;牧业增加值1.23亿元,渔业增加值4.2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1亿元。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94万亩,粮食产量2.19万吨。在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3.17万亩,油菜籽0.15万亩,果用瓜0.62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0.08万亩。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21万吨。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5.11万吨,海水养殖产量1.1万吨。
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改造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带1条。谋划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9个,完成投资3.4亿元。全市完成帮扶低收入农户0.33万户。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实现参保全覆盖,低收入农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0.75万人。新增新时代美丽乡村1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7.63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0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91亿元,增长7.9%,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4.95亿元和21.96亿元,增长11.4%和6.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1.72亿元,增长4.5%,其中出口交货值24.50 亿元,增长25.4% 。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分别增长4.9%、1.2%,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0.5%、2.4%。高端装备、环保、健康、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5.2% 、81.6%、45.6%。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9.6% ,新产品产值率为18.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年末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45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其中全市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22.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1.3%、45.7%,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6.4%、42.5%,交通投资下降49.9%。45个全市集中开工项目全部进场施工。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1%。房屋施工面积96.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3.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1.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9.33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6亿元,下降2.1%。按消费类型统计,限上商品零售13.25亿元,下降11.7%;限上餐饮收入2.66亿元,下降0.9%。全市网络零售额123.16亿元,增长21.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分别下降3.3%、3.5%、10.8%、1.4%和1.9%,棉麻类增长33.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4%;书报杂志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分别增长2.1%和300%。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0.68亿元,增长19.6%。其中进口2.51亿元,增长43.6%;出口38.17亿元,增长18.3%。完成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2.1‱;实现机电出口1.37亿元,增长27.9%。
受疫情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防疫物资及纺织产业增速明显,其他产业增速均有所下滑,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10.40亿元,占出口额的27.2%,同比增长50.7%;塑料及其制品4.65亿元,占出口额的12.2%,增长7.7%;纸张、印刷包装行业出口7.71亿元,占出口额的20.2%,下降2.6%;箱包行业出口4.27亿元,占出口额的11.2%,下降17.0%;其他产品出口11.14亿元,占出口额的29.2%,下降1.43个百分点。
表2 2020年货物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 |||
指标名称 | 实绩(亿元) | 同比增长(%) | 占比(%) |
进出口总额 | 40.68 | 19.6 | |
进口额 | 2.51 | 43.6 | |
出口额 | 38.17 | 18.3 | |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 10.40 | 50.7 | 27.2 |
塑料及其制品 | 4.65 | 7.7 | 12.2 |
纸张、印刷包装行业 | 7.71 | -2.6 | 20.2 |
箱包行业 | 4.27 | -17.0 | 11.2 |
其他产品 | 11.14 | -1.4 | 29.2 |
七、交通和电力
年末公路总里程216.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3公里,一级公路15.89公里,二、三级公路39.58公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187辆,年末实有出租车659辆。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383辆,其中汽车保有量4142辆,私人汽车保有量3477辆。公路周转量0.5亿吨公里,增长5.2%;水路周转量34.06 亿吨公里,增长11.5%。
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55.77万千瓦,增长11.2%。全年用电量26.29 亿千瓦时,增长3.1%。其中工业用电量17.07亿千瓦时,下降0.7%;建筑业用电量0.42亿千瓦时,下降14.1%;服务业用电量2.60亿千瓦时,增长21.4%;居民生活用电量6.17亿千瓦时,增长9.4%。
八、金融和证券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0.88亿元,增长19.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68.36亿元,增长19.1%。年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2.0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58.61亿元,增长14.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58.50亿元,增长14.7%。年末住户人民币贷款余额310.59亿元。
新增股份制改造企业17家,累计达2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461.3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小学24所,招生0.6万人,在校生3.8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共有初中20所,招生0.54万人,在校生1.49万人。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0.09万人,在校生0.23万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0.19万人,在校生0.54万人,毕业生0.15万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0.2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15人。全市共有幼儿园105所,在园幼儿1.64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市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8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70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累计43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2160件和123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1家,文化礼堂73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千册,比上年增加19千册。全年院线电影放映 2.9万场次,观众 24.6 万人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862场次,观众3.6万人次。年末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全市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1家,其中医院1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村卫生室140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5家,门诊部15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53张,增长2.8%;卫生技术人员2084人,增长8.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85人,注册护士891人,分别增长7.7%和10.4%。医院年诊疗66.8万人次,下降4.5%。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4‰,婴儿死亡率1.55‰。
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个,各类公共体育场所217个。全年新增公共健身设施35个,年末拥有公共健身设施253个。全年发行体育彩票0.98亿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94元,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298元和29656元,增长4.5%和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6。
全市不设乡镇,现有片区9个,行政区103个,其中社区102个,新城开发建设中心1个。年末实有社会团体8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29个。
全年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1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26万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为2502.44元;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月标准225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五大险种)支出总额9.7亿元。
年末全市在册低保对象0.57万人,其中城镇627人,农村5122人,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5154.78万元。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30张,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10月26日婚姻登记业务开办)全市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11对、离婚登记135对。
十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社会事业
全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331.4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45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4亿立方米。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有162天,达到二级标准的有179天。全年市区PM2.5年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下降2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地表水市控及市控以上站位5个,水质在Ⅰ至Ⅲ类的站位2个。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7%。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11人,无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道路运输共发生事故 21 起、死亡24人,分别下降19.2%和7.7%。
注:
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
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部分还在苍南代发。
4.外贸进出口数据为海关统计口径,不包含浙江一达通数据。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龙港市经济发展局(2021年3月)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肩负发展改革之重任,全市上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改革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深入实施“一区五城”战略,抓“六稳”、促“六保”,经济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一、综合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16.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4%(“同比增长”、“同比下降”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2亿元,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62.78亿元,增长4.5%。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8∶45.7∶51.4。 | RAG-ES | 2024-09-11 |
表1 2020年龙港市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根据公安统计年报显示,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9.61万户,户籍总人口38.21万人。从性别看,男性人口20.05万人,女性人口18.1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和47.5%。当年出生人口3859人,死亡人口1802人,全年净增人口20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9‰。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0.8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7.97%。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5%,上升2.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元,下降0.4元。 | RAG-ES | 2024-09-11 |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3亿元和17.05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7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94亿元,增长43.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8%、57.0%。全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1.85万元/人。二、农业和农村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1%。分行业看,种植业增加值3.54亿元;牧业增加值1.23亿元,渔业增加值4.2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1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94万亩,粮食产量2.19万吨。在经济作物中,蔬菜播种面积3.17万亩,油菜籽0.15万亩,果用瓜0.62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0.08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21万吨。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5.11万吨,海水养殖产量1.1万吨。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改造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带1条。谋划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9个,完成投资3.4亿元。全市完成帮扶低收入农户0.33万户。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实现参保全覆盖,低收入农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0.75万人。新增新时代美丽乡村19个。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