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联合创作 · 2018-10-15 00:00

壤塘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瞄准“一城两县三地”定位,坚持“五个壤塘”路径,突出“四更壤塘”目标,育好县域经济“四根支柱”,扎实推动全县经济加速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县经济保持了健康平衡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2018年,经州统计局审定,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3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723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477万元,增长3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832万元,增长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70.1%和20.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5个、6.8个和1.9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7:20.6:47.7调整为29.5:25:4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389元,增长9.4%。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587万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3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9991万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8043万元,增长8.5%。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占GDP比重4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336万元,增长3.1%,其中:农业总产值6980万元,增长3.3%;林业总产值2160万元,增长2.5%;牧业总产值30018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178万元,增长1.9%。

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847.39亩,因土地确权实施后,比去年新增加了8347.39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9090.76亩;经济作物播面3274.25亩,其他农作物播面4482.38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400吨,增产100吨,增长3%。

生态林业】经省环保厅核定我县生态红线面积3423.4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6640.22平方公里的51.5%。森林面积220386.92公倾,森林覆盖率33.2%。全年实施森林管护面积225.046万亩,沙化治理1368.83公倾,生态公益林面积17.4万亩。

畜牧业】全年出栏牛43828头,增长4.7%,出栏羊31142万头,下降10.1%,出栏生猪330头,增长10%。肉类总产量6481吨,增长3.1%,其中,牛肉产量5935吨,增长3.4%;羊肉产量523吨,下降0.6%;猪肉产量23吨,增长9.5%。奶产量11026吨,增长2%。年末牛存栏170256头,下降3%;羊存栏65863头,下降4.9%。

农机水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453千瓦,增长1.5%。全年农村用电量560千瓦小时,增长0.7%。全年水利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6621万元,巩固提升2018年全县11个乡镇安全饮水工程,实现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新建整治防洪堤防工程10.89公里,新建人行桥一座,栽种景观柏杨树400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 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39万元,增长4%。

建筑业】全县具备资质等级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户,全年完成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11893万元,增长28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21338万元,增长3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9%,拉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项目为重点,增强投资拉动。全年项目共4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125万元,同口径增长6.4%。(新开工项目23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0919万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5946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6620万元,第三产业投资80559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73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36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0.8万人,旅客周转量109.7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万吨,货物周转量1759.2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年末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075万元,同比增长10%。固定电话机用户达4336户,同比下降3.7%。移动电话用户达24184户,同比下降6.5%。国际互联网用户6812户,同比下降40.3%。

  1. 国内贸易及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38万元,同口径增长4.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430万元,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08万元,增长4.8%。按行业分: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8737万元、1108万元和2993万元,分别增长2.9%、10.2%和14.1%。

旅游市场】充分利用原生态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优势,抓全域旅游基础提升,不断扩大壤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壤塘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215万元,分别增长6.2%和8.9%。

七、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036万元,下降6.9%,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15万元,增长20.7%。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79298万元,增长33.4%,其中教育支出1849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27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5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0031万元。

【金 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8731万元,增长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825万元,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39889万元,增长68.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 育】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3所,其中小学校12所、普通中学3所、高完中1所,幼儿园37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522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564人。小学专任教师32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7人。正常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为97.63%,巩固率96.47%,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1.59%,巩固率126.6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

【科 技】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布康木达村示范点,2018年投资1226万元在布康木达村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项。一是“壤塘县布康木达村蔬菜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累计投资420万元,省农科院和阿坝州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已建成158亩露天蔬菜和10亩大棚基地; 二是高原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与推广,累计投资360万元,建成30亩羌活集约化种植基地和50亩羌活林下种植基地;三是川西北牧区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累计投资446万元,省草科院研究院2018年已在青海省曲麻莱县引进28头种公牛、4头西黄公牛与62头犏牛,主要用于布康木达村牦牛品种改良和直接产奶增收,并在红原县建设了300亩异地种草基地,今年已向布康木达村提供30吨干草料。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84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44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 化】县城公共文化广场、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舞蹈排练厅、开放式阅览室、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更好地满足了全县人民的文化需要。各乡镇建成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向广大农牧民开放,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建设完成,农家书屋出版物不断补充更新,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部发放完毕,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

在全省组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壤巴拉文化研究所,创办非遗传习所(基地)26个,联合打造全国藏区首家“非遗”超市,相继推出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陶艺、服饰等特色非遗产品24种,带动1400人就业,实现月平均利润4万余元,走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壤塘县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2项(觉囊梵音和川西北民歌),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5项(南木达藏戏、石刻藏经、时轮藏香、觉囊唐卡、藏历年),州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7项,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60项。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日斯满巴碉房、确尔基寺、棒托石刻),国家级传统村落4座,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2处,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成功举办2018年“壤巴拉节”、赛马活动、“壤塘县旅游发展论坛”、“绵阳·壤塘”和“德阳·壤塘”文化周;组建“壤巴拉艺术团”参加中国第十七届西博会文艺演出;“壤巴拉锅庄”全面普及;壤塘藏戏《金城公主》走进成都高校,《赤松德赞》远赴青海省黄南州交流,声名鹊起。

体 育】壤塘县代表队荣获“四川省第十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名。壤塘县代表队参加马尔康举办的“雪山杯”足球赛,进入全州八强,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卫 生】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7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所,基层卫生院12所,村卫生室60个。开放床位322张,卫生技术人员275人。完成包虫病B超筛查15948人,免费药物治疗208名患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1293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77人,精神病规范化管理140人,规范管理肺结核20例。全县育龄妇女11186人,婴儿死亡率29.7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54.27%,住院分娩率88.9%,孕产妇管理率79%。全县计划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6%以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共计11种210例,无死亡,发病率为512.07/十万。

【广播电视】县广播电视台拥有电视台1座,调频广播台1座,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4台。今年完成了“高清直播设备”“高清摄像机及制作系统”“机房双电源改造”等项目的采购,着力搭建了“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和全媒体采编平台,形成了“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发布”的舆论传授新格局。全年对外宣传用稿669条。其中:央视采用2条、四川卫视采用2条、康巴卫视采用92条、青海卫视采用72条、州广播电视台采用221条、四川日报采用20条、四川经济日报采用18条、阿坝日报采用242条。其中,“壤塘5.28雪灾”新闻相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东方时空》《第一时间》和四川卫视《新闻直播间》《川报观察》等栏目播出,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对外形象和影响力。无论是壤塘县建县60周年暨2018年“壤巴拉节”活动新闻发布会、招商引资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壤巴拉文化传承与保护—壤巴拉文化论坛,还是2018年壤巴拉节系列活动采访报道的《四川:则曲河谷美》《脱贫天路》《壤巴拉节吸引外国游客》等新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壤塘的成就和不一样的美。同时,通过全媒体中心美拍公众号、阿坝州广播电视台现场云、阿坝日报现场云、直播壤塘手机客户端,对篝火晚会、表彰大会、藏戏、赛马、文艺晚会等进行电视和网络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壤塘的对外知名度。特别是文艺晚会直播,光是美拍就有14000多人观看,创历史新高。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县建成垃圾处理场1座,污水处理厂1座。201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削减5吨,氨氮排放量削减0.5吨。全县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县城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11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1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4%,达标天数359天;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45分贝,全县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城镇建设】完成了《壤塘县控制性详细规划》、《南木达镇提升改造规划》、《壤塘县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完成了“修卡村、加斯满村、壤塘村、茸木达”等4个村的《传统村落专项规划》。办理规划行政审批事项达到199件,其中: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7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17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6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19件,拟制规划复函94件,以上所有办件均按相关要求实行网络平台同步办理。加强了在建项目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监管和指导,全年报建报监项目共61个,开展质量专项和综合检查督导工作240余次,先后发出整改通知书162份,停工通知书3份。全年拆除违规建筑4处共680平方米。全年实施藏区新居建设(农村危房改造)359户,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53户。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非生产经营性事故146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8起;消防火灾事故6起),2人死亡(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死亡),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6万元,下降1%,未发生一般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十一、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6373人,其中男性23450人,女性22923人。农业人口38762人,非农业人口7611人;常住人口42200人,城镇化率25%,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3.53‰,人口死亡率4.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9‰。

十二、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9.19元,增长8.4%。按常住地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491元,增长7.9%。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0296,增长7.8%;经营净收入2108元,增长9.4%;转移净收入404元,增长6.1%;财产净收入682元,增长6.8%。人均消费支出20115元,增长4.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2%。

【农村居民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23元,增长9.9%,其中工资性收入2188元,增长11.2%;经营净收入5245元,增长10.6%;转移净收入3999元,增长8.3%。财产净收入92元,增长19.1%。人均消费支出9777元,增长12.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0.05%。

劳动就业】年末,城镇新增就业553人,189名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10个。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8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6人,创业带动就业5人。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536人,劳务品牌培训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2970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74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952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3239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61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8620人。参加失业保险2338人,参加工伤保险4119人,参加生育保险844人,农民工高风险参保人数1402人。年末全县共有76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251人享受农村居民民最低生活保障,1366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县共有农村敬老院6所,养老服务设施开放的床位数735张。

注释:

  1. 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年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壤塘县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2018》为准。
  2.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业总产值指标绝 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县级相关部门。

 

时光轴

RAG14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壤塘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瞄准“一城两县三地”定位,坚持“五个壤塘”路径,突出“四更壤塘”目标,育好县域经济“四根支柱”,扎实推动全县经济加速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县经济保持了健康平衡的发展态势。一、综 合2018年,经州统计局审定,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3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723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477万元,增长3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832万元,增长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70.1%和20.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5个、6.8个和1.9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7:20.6:47.7调整为29.5:25:4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389元,增长9.4%。RAG-ES2024-10-23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587万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3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9991万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8043万元,增长8.5%。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占GDP比重40%。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336万元,增长3.1%,其中:农业总产值6980万元,增长3.3%;林业总产值2160万元,增长2.5%;牧业总产值30018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178万元,增长1.9%。【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847.39亩,因土地确权实施后,比去年新增加了8347.39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9090.76亩;经济作物播面3274.25亩,其他农作物播面4482.38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400吨,增产100吨,增长3%。RAG-ES2024-10-23
【生态林业】经省环保厅核定我县生态红线面积3423.4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6640.22平方公里的51.5%。森林面积220386.92公倾,森林覆盖率33.2%。全年实施森林管护面积225.046万亩,沙化治理1368.83公倾,生态公益林面积17.4万亩。【畜牧业】全年出栏牛43828头,增长4.7%,出栏羊31142万头,下降10.1%,出栏生猪330头,增长10%。肉类总产量6481吨,增长3.1%,其中,牛肉产量5935吨,增长3.4%;羊肉产量523吨,下降0.6%;猪肉产量23吨,增长9.5%。奶产量11026吨,增长2%。年末牛存栏170256头,下降3%;羊存栏65863头,下降4.9%。【农机水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453千瓦,增长1.5%。全年农村用电量560千瓦小时,增长0.7%。全年水利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6621万元,巩固提升2018年全县11个乡镇安全饮水工程,实现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新建整治防洪堤防工程10.89公里,新建人行桥一座,栽种景观柏杨树400株。RAG-ES2024-10-23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