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

共 6973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天梯山石窟创建于时期的北凉(397—439)。由北凉王于公元412年至439年开凿。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北凉王沮渠蒙逊迁都于,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
北凉永和七年(439年)六月,北魏自平城出发攻北凉。七月,至上郡属国城,以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拓跋素为前锋,两路并进,骠骁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秃发破羌(源贺)为向导,亲征姑臧,而后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皇室宗族吏民3万户(10万人左右)到平城,这一批人是形成了北魏修造平城和平城石窟的中坚力量。
自北凉后,陆续兴造,仍有重修。据明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天梯山石窟在当时有26窟,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楼阁,窟顶建塔一座,壮观宏大。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为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省决定对天梯山石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25箱文物残片,运送至保存。 负责搬迁工作的(时称敦煌文物研究所)表示,由于当时的搬迁和运输条件所限,这些文物一经迁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坏。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40多年中,又因为博物馆改建扩建的几次搬运和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部分塑像和壁画已变得支离破碎。
1992年,主持召开专家组会议经论证,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
1993年,批复同意在原址、原位进行修复。在甘肃的关心和的协调下,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达成协议;
2006年,经甘肃批准,除少量留存外,将大多数石窟文物移交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
2014年,在甘肃省文物局积极争取下,批准立项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该项目拟修复壁画面积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复后的文物将在新馆进行展出。

遗址特点

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3层,共18个,保存佛念17个、佛像一百多尊、壁画数百平方米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
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一为五柱型,窟平面呈横长方形,中偏后部有中心柱,四面开龛,洞窟四隅皆为方柱,形成五塔式;二为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三为覆斗形顶,平面呈方形,顶部为覆斗藻井,三壁开龛。第1窟和第4窟皆系中心柱窟,平面呈方形,塔柱每面分三层或两层开龛造像,食内原应有一坐佛,外左右各有一胁侍像,后损坏严重,并经后代改塑。内尚有少量壁画,根据风格推断有可能为北凉时期所绘。
此外,代表洞窟还有第2、3、13等窟,均为唐代开凿。其中第13窟为天梯山石窟中最大的洞窟,宽19米,残高约28米,进深6米;内现存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像,窟顶绘有佛本生图。

第十三窟

天梯山石窟第13窟也称大佛窟,唐代开凿造像后世又有修给。主尊释迦如来坐佛高28米、宽10米,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多闻、广目二天王造像。窟内南北两壁残存彩绘壁画,为云纹青龙、大象经卷、猛虎花卉等纹样。

塔庙窟

天梯山石窟现存的18个洞窟中,编号第1、4、18窟均为内有中心柱的塔庙窟,洞窟形制及其中图像都可以视为凉州石窟早期代表作。上述三窟塔柱上下收分,均为三层,每层开龛造像。第1、4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塔柱上层每面凿两个浅龛,龛内为石胎泥塑立佛像,中下层每面开一圆拱龛,龛内为石胎泥塑坐佛像。第1窟的龛外壁绘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洞窟四壁不开龛,绘千佛,壁面凹进分层中有影塑千佛。第4窟的龛外壁画飞天、天王、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洞窟壁面也绘千佛。第18窟规模较大,平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横长方形,人字披顶,后部接近正方形,覆斗顶。塔柱上层每面凿五个圆拱龛,中下层每面开三个尖拱龛,内塑坐佛。第1窟出现圆形三瓣花蕾装饰纹样,第4、18窟则有莲花化生忍冬纹样。
1,4,18等窟的底层壁画的画面全部绘制在壁面泥层上,通常用土红色起稿,墨线勾勒定形,人物面部、肌肤等部分多为肉红色。第1、4篇中心塔柱上的一些供养菩萨、胁侍菩萨面相椭圆,细目长眉,高鼻厚唇,饰耳环、项圈,具有域外风格,呈现明显的早期菩萨造型特征。

第二窟

第2窟是天梯山石窟中的代表洞窟之一,内有释迦牟尼佛造像一尊。佛结咖跌坐,发髻为波纹状,面相饱满充实;两眼低垂,双唇紧闭,似做冥想状;右手施降魔印,左手置于腹前;着通肩式架裂,衣领呈U形,裂裂轻薄,富有质感。衣纹处理简洁,流畅自然;头部塑造则细腻精致,成功地刻画出佛的庄严与沉静,是唐代(618-907)泥塑佛像中的佳作之一。

文物遗存

弧形北凉壁画

修复的弧形北凉壁画
弧形北凉壁画面积约为0.6㎡。此幅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部为飞天形象。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与1960年在此窟揭取发现的北凉壁画完全一致,三身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凹凸画法”,其眉骨及上眼睑上,均加白色点染,从而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效果。从壁画的绘制技法来讲,无论是人物脸面肌肤的用色和晕染,还是表现身体轮廓和衣着褶纹的铁线描,均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准。

飞天

天梯山石窟的飞天头部向里,双足向外,虽然腰部略有向下弯曲的姿态,但完全像一身横卧在龛外上部的菩萨,加上略带笨拙的躯体,毫无轻盈飞动的感觉。与其它石窟后期那种轻盈飘动,凌空飞舞的优美形象的飞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整个飞天,无论在线描、设色、晕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态等方面都很纯熟,给人以笨拙的感觉,再现了早期佛教壁画艺术的独有特点。

文化活动

宗教文化

佛教兴盛是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按史料记载,始创于前凉升平十年(366),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与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僧人及凉州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总之,天梯山石窟对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鉴赏艺术

专家们一致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石窟艺术开创地,但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之时算起。历史上出现开凿盛期是北魏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一批官宦、僧侣与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真正能够影响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的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

传说轶事

据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书记载:曾经在以南百里的地方,为他的母亲祈福雕凿了一尊6丈多高的石佛像,还开凿了几所石窟,石窟里的佛像有泥塑也有石雕,它们的形态千变万化,常常令前来礼拜的信徒们惊论不已。据说当时有不少中原僧人也闻名参拜,有时会远远地望见那尊大佛正在来回不停地走动着,但等他们走到跟前时大佛就又恢复了静止,不过它的脸上还显露着刚刚活动过的神态。
天梯山石窟的开凿者,是匈奴后裔。他的祖先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后来便以沮渠为姓。他所建政权,史称。东晋元熙八年十月,沮渠蒙逊由张掖迁都于,也就是。设置官署,修鳝宫殿,建起诸城门楼。他还召集凉州高僧县耀及能工巧匠寻找风水宝地,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开凿石窟不久,其母车氏病逝,沮渠蒙逊特在窟中雕凿五米高石像一尊,面向佛祖,作伏身状,形似泣之状,表示仟悔。

景点特色

艺术风格

天梯山石窟不仅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的代表,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被史学界誉为“石窟源头、石窟之祖”。
目前看到的大佛窟是兴造的,它和石窟中最有价值的洞窟同属我国国宝级石窟。大佛窟内南北两壁绘的大幅壁画,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往前行走,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个小洞窟因侵蚀严重,已呈自然石洞状态,洞窟内还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释迦说法像。壁画保存不多,但多重叠,有的达5层,在剥离的重层壁画中露出北凉、北魏、唐等残画,其中北凉壁画,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早期壁画特征明显,具朴拙之美。

艺术影响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孕育出石窟艺术的“凉州模式”,。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的佛教领袖。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迁宗族吏民3万户至,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了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了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一部分向西迁往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了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石窟。
迁往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据、《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于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是全国石窟之冠。据 记载,魏文成帝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凉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艺术方面,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
据《》记载,驰名中外的又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从这时起,历经东魏、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了规模宏大的,同时还开凿了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的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

研究价值

天梯山石窟创建于北凉泪渠蒙逊时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中国石窟艺术及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政治与佛教中心的东移,开凿天梯山石窟的北凉工匠也先后来到大同市,投身云冈石窟的开凿。因此,天梯山石窟的雕刻技艺和风格对后世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梯山石窟的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与龟兹地区的通过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来自印度的绕塔礼拜思想被北凉国佛教徒接受以后,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国内地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对以后中国石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约有1600年历史,它在甘肃省众多石窟中虽不是最有名气,但却是为中国石窟鼻祖,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天梯山石窟所创造的佛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
天梯山石窟早于云冈石窟和龙门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技术力量。

文物保护

文保级别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
2021年12月,天梯山石窟被确定为

保护修复

天梯山石窟在学界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称,位于甘肃省市区向南约40公里的天梯山北麓,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
洞窟分三层十九处,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彩塑一百多身。由于天梯山地区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经省政府报请文化部同意,将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迁至保存。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在甘肃省文物局的积极协调和省博物馆的密切配合下,经各方努力,将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部分天梯山石窟搬迁文物顺利运回至武威。
2011年,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1月,经甘肃省文物局审核批准,天梯山石崖管理处聘请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专家樊再轩及其工作团队对天梯山石窟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文物调查,并且制定了全面精细的文物修复方案,同时对部分病害严重的文物进行了示范性修复研究。
2014年,在省文物局积极争取下,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该项目拟修复壁画面积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复后的文物将在新馆进行展出。
2020年,被甘肃省文旅厅公布为“甘肃100个网红打卡地”。
2020年10月,天梯山石窟已完成修复的77件文物,在以《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展出,引发观展者强烈的关注和好评。
2021年,武威天梯山石窟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石窟文化之旅线路上的重要一站。
2021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北京博物馆学会、首都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联合协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天梯山石窟2幅修复壁画惊艳亮相“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这是天梯山石窟修复壁画首次“走出去”,登上“大舞台”。
2022年6月,天梯山石窟实施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共计修复壁画、塑像729件,其中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为再现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积极筹建天梯山石窟壁画博物馆,构建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中心,让中国“石窟鼻祖”再续辉煌。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甘肃省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

公交路线

乘武威--张义乡村公交到达。

优惠信息

2020年3月,天梯山石窟景区将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