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历史沿革
建站初期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1958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在系统内的站编号改为281。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由新疆八一农学院水利系物理教研组教师兼职负责卫星的光学观测,从1958年10月起,按规定发送资料。当时观测仪器仅是人卫广角望远镜,在水利系提供的两间办公室外设立了观测场,进行观测。
1972年7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撤销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办公室,明确紫金山天文台为全院人造卫星系统的业务归口单位,并将原来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调整为7个,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的编制、经费、设备等问题由中国科学院直接管理,前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是其中之一。
开拓发展
1973年7月,中国科学院批复了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扩建设计任务书。
1974年上半年,扩建任务基本完成,新的观测办公楼建成。而后,前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由乌鲁木齐市新疆八一农学院大院内搬迁至北京南路40号现址,即大院内。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1982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前乌鲁木齐人卫站安装了太阳色球、光球双筒望远镜(物镜口径为180mm)并投入工作之后,新疆地区正式开始太阳物理学方面的观测与研究,工作重点为耀斑的物理机制、太阳活动预报和日地关系。
1983年8月,太阳3.2cm波段射电望远镜(天线直径2米)在前乌鲁木齐人卫站安装并进入观测,这是新疆地区第一台太阳射电巡视仪器,也是新疆的第一台射电天文望远镜。
1984年,经党组、中共党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党委。经中国科学院同意,乌鲁木齐人卫站自1985年1月1日起,在国际交流工作中使用“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中英文印鉴。
1987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改名为“”。
1991年8月30日,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甚长基线站(VLBI)举行奠基仪式,当年12月4日破土动工。
1999年,乌鲁木齐天文站与科学院其他天文台站一齐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
2001年4月,国家天文台成立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2011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站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NOWT)首次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
科研条件
设施资源
科研部门
截至2016年3月,新疆天文台建有四个独立的野外观测站,设有三个专业研究室,新疆天文学会挂靠新疆天文台;拥有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成员)、新疆射电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联合天体物理中心、射电天文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中亚天文学史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野外观测站:巴音布鲁克GNSS基准站、喀什卫星地面站、南山观测基地、乌拉斯台GNSS基准站
研究室:射电天文研究室、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应用天文研究室
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8月,新疆天文台共有在职职工159人,其中岗位聘用92人、项目聘用38人、人才(劳务)派遣29人;在职职工中,有“”2人、科技人员112人。另外外聘专家24人,其中外专局高端专家5人、客座人员10人、柔性人才9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单中林
合作交流
据2016年11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官网显示,新疆天文台与、、等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同时与、、等近20个国家的天文机构开展交流合作。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16年11月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官网显示,新疆天文台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68项;201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62篇,其中SCI、EI收录243篇。
学术期刊
《》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是原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主办的面向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为季刊。是《》、《》、《》、《》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被、馆藏。
科学普及
截至2016年9月,新疆天文台组织开展了宇宙意识幼儿活动、中秋赏月新疆系列天文科普活动、探索宇宙系列科普班、火星观测活动、“水星凌日”观测活动、大学校园“天文夜”活动、大学校园“天文夜”活动等系列科普活动。建有科普、天文游乐室、等科普基地。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天文技术与方法
一级学科硕士点:天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
教学建设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形象标识
文化生活
新疆天文台组织开展学雷锋、“青春追梦·美好新疆”主题实践、、捐衣服传爱心等活动,参加国科大文化艺术节、‘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院史知识竞赛、新疆地方史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