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202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迎难而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2.0 亿元,增长6.5%。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2亿元,增长5.6%。
二、农业
2023 年,大观区农林牧渔业产值 14.8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 5.3%、-3.2%、4.2%和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0.49 万亩,产量 3.71 万吨。其中:稻谷种植面积 7.41 万亩,产量 2.91万吨;小麦种植面积 2.36 万亩,产量 0.63万吨;玉米种植面积 0.47 万亩,产量 0.14 万吨。经济作物中,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 3726 吨;蔬菜种植面积 3.3 万亩,产量 55485吨。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 4530 吨,比上年下降4.5%。
三 、工业
2023年,大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3%。区内 47 家“两新”产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 24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产值较同期净增 8亿元,增幅 39.4%;23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值较同期净增 7.3亿元,增幅 5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3 年,大观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 0.7%,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 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54.1%,民间投资增长99.6%。
五、建筑业、房地产
2023年,大观区完成建筑业产值34.67亿元,同比增长0.5%。全区在库建筑业企业 55 家,其中:一级资质 4 家,二级资质 14 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6.7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7.7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9.39 万平方米。
六、市场消费
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53.3 亿元,增长 11.2%。从行业类型看,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增长 2.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6%;住宿业营业额增长 16.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24.3%。
七、服务业
2023 年,大观区7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85%。其中,34 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17%。
八、财政收入
2023年,大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18.3%。
九、人口及居民收入
据卫健部门统计,2023年,全区(不含山口乡和皖河农场)人口出生率为1.925‰,死亡率为7.82‰,自然增长率为-5.895‰,2023年末总人口208300人。
2023年,大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9082元,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365元,增长 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82元,增长 8.4%。
十、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双招双引实现新突破。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持续完善“双招双引”的手法、步法和打法,成立大观玖兆投资产业基金,搭建大观智慧招商数据平台,绘制产业空间、存量土地、政策体系等“九大图谱”,推动招商从“地毯式”向“地图式”转变,投资57亿元的桐轩储能装备制造、投资51亿元的安徽冠侯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234.88亿元,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28%。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动招才引智,设立人才驿站3个,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个、技能型和大学生人才937人,柔性引进博士、副高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3人。
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压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责任,推深做实“5+1+N”项目推进、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全区6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8亿元。建立“县干领衔、专班推进”“星期六要素会商”等机制,做好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全方位保障,五里创意文化产业园、大观现代物流园基础设施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远航化工、德莱美纳米新材料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泰亨特四氢噻吩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八个月投产、投产即入规”,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争资争项达到新高度。建立全口径项目库,抓实做细项目前期,谋划各类项目129个。积极申报专项债“赛马”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获批专项债券3.26亿元。持续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项目谋划申报,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城市燃气管道提升、海口水环境治理等31个项目共获批各类专项资金2.28亿元,增发国债项目5个、资金额度7.4亿元,争取项目个数、资金总量全市第一。
十一、创新发展
重点改革可圈可点。加快推进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平台公司资产突破百亿大关,成功首发2.5亿元企业债券,创2023年度全国同类型同期限同评级最低票面利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0.9%、136.4%,华茂集团、盈创检修荣登2023年安徽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榜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调整组建国防动员办公室,启动大观新城社会事务移交。探索全国首创“碳汇+血防林”林业碳票评估项目,实现全市首笔碳汇交易。
创新载体多元赋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认定智能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4家,净相新材料、万纬工程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在研产学研合作项目38个,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4%。深化校地合作,与长江科学院、安徽省农科院等大院大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安庆师范大学共建节能环保产业研究院。观城国际创客中心成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天墅建设、华茂集团研发平台上榜首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永强农业“番鸭高产蛋品系创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推进质量强区建设,菱湖漆荣获皖美品牌示范企业。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扎实开展“菱湖茶话”“宜企畅聊”政企对接活动21场次,“一口收办”解决企业诉求548件、企业回访满意度100%。打好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累计减税降费1.95亿元,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超2亿元。加快普惠性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800万元。实施知识产权提质扩量行动,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59%。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高频事项窗口周末“不打烊”,“办不成事窗口”工作满意率100%,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市场经营主体突破3万户
十二、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48万亩,美好甜园“大棚房”问题整改销号,找回耕地1300亩。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一村一品”打造羊肚菌、灵芝种植等特色项目10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7家,总投资10亿元的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加工产业园开工建设,永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进入试运营,皖河农场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基地,永强番鸭育种场获批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育种场番鸭销量全国第一。
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坚持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推深做实“蹲点领办”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改厕410户,建成“口袋公园”“生态塘”和微景观8处,改善农村道路21公里,长江大观段崩岸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广成圩防洪工程全面竣工。
农民生活更加幸福。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评估中获综合评价“好”的等次,进位至全省第7。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新增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3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
十三、社会建设
民生保障提标扩面。统筹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和37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6.5%。创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12个,新增城镇就业6435人。推广口腔适宜技术6项,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5个、徽菜连锁企业和连锁店5家,老有所学参与人数达到1.18万人。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8400余万元。集贤路街道获评全省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菱湖社区获评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优质教育供给扩大,新改扩建公办园2所,托幼一体园增至15所,新增幼儿托位115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投资300余万元添置智慧黑板,争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资金812万元,教育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健康大观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覆盖率100%,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海口镇中心卫生院荣获2023年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称号并成功创建社区医院。文体事业取得新进展,新增“15分钟阅读圈”6个,开展阅读活动60余场、服务群众12万余人。改造升级健身点25个,全市首家百姓健身房建成投用,大观籍运动员胡凯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收获2金1银佳绩。荣升、湖心、高花和大湖4个社区获评省级科普示范单位。
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高质量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智慧大观二期项目上线试运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数字化体系,获评全市平安建设优秀区。紧盯交通运输、消防、燃气、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S344化工学校段交通安全重大隐患完成整改。全市首个消防“喷淋全覆盖”计划落地大观,覆盖率达97%。常态化开展领导“大接访”,化解矛盾纠纷1190余起,办结12345热线等平台民声诉求事项8100余件。率先在全市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打造,菱湖社区、蔡山社区成功获批省级“月评十佳”。启动“五经普”清查工作,政府“用数”能力持续提升。用心用情做好拥军优属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区人武部营房迁建任务顺利完成,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荣获全省百家优秀服务中心(站)称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统战、残疾人、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迎难而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综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2.0 亿元,增长6.5%。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2亿元,增长5.6%。二、农业2023 年,大观区农林牧渔业产值 14.8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增长 5.3%、-3.2%、4.2%和1.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0.49 万亩,产量 3.71 万吨。其中:稻谷种植面积 7.41 万亩,产量 2.91万吨;小麦种植面积 2.36 万亩,产量 0.63万吨;玉米种植面积 0.47 万亩,产量 0.14 万吨。经济作物中,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 3726 吨;蔬菜种植面积 3.3 万亩,产量 55485吨。畜牧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 4530 吨,比上年下降4.5%。 | RAG-ES | 2024-10-23 |
三 、工业2023年,大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3%。区内 47 家“两新”产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 24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产值较同期净增 8亿元,增幅 39.4%;23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值较同期净增 7.3亿元,增幅 51.6%。四、固定资产投资2023 年,大观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 0.7%,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 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54.1%,民间投资增长99.6%。五、建筑业、房地产2023年,大观区完成建筑业产值34.67亿元,同比增长0.5%。全区在库建筑业企业 55 家,其中:一级资质 4 家,二级资质 14 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6.7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7.7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9.39 万平方米。 | RAG-ES | 2024-10-23 |
六、市场消费202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2.4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53.3 亿元,增长 11.2%。从行业类型看,全区批发业销售额增长 2.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6%;住宿业营业额增长 16.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 24.3%。七、服务业2023 年,大观区7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85%。其中,34 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17%。八、财政收入2023年,大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4亿元,同比增长18.3%。九、人口及居民收入据卫健部门统计,2023年,全区(不含山口乡和皖河农场)人口出生率为1.925‰,死亡率为7.82‰,自然增长率为-5.895‰,2023年末总人口208300人。2023年,大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9082元,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365元,增长 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82元,增长 8.4%。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