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村

联合创作 · 2023-08-17 20:05

南一村位于东岙的西边,隔金字山与西岙相邻,中间被周家弄一分为二。南一村原称瞻岐周家,村中居民大都以周姓为主。现有户数715户,计2035人。

相传,明洪武十九年(1886年),周家第一代太公洪祥公从舟山岱山枫树墩,因“海禁”迁入瞻岐东岙。洪祥公迁入东岙最早落脚在方井潭,后搬至金字山山脚,在此繁衍生息。洪祥公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和二个女儿,号称七房,其实只有五房。洪祥公在东岙站稳脚跟,有些家产后,就把上代桂芳公的遗骸从岱山迁来东岙,意味着周家从此在此落地生根。

洪祥公的五个儿子分别称为大房、二房、三房、六房、七房,后六房绝,其中以七房人丁最旺,七房的后代现称大房、二房、三房、上坎、二六房、四五房和大五房。

周家后人为延续香火和祭祀先祖之需,各房分别建造庙堂宗祠,周家四五房建造金松庵,周家的大五房则兴建振古寺,两家都在每年的正月初二点香火,供上祭品祭先人,大概是大五房的族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或节俭的缘故,他们在每年祭祖的时候以茶代酒。岱山庙则是周家人在后来共同所建,当时的岱山庙朱漆涂柱,雕梁画栋,前后三进,前台是一个大型的戏台,族人议事聚会时,族长在此登高发号施令,农闲时还可以邀请戏班子登台演戏。中间的庙堂中供奉菩萨是陈棱将军。岱山庙当时的建筑规模规格在大嵩滨海区首屈一指,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从一方面反映出周家族人的经济实力。有一个传说:岱山庙庙会请戏班子演戏,什么样的戏都可以演,惟独不能演《关公走麦城》,如果一演这出戏,周家必定有房子失火,此说是否真实可信难以考证。而岱山庙供奉的隋骠骑将军陈棱与相距年代久远的关老爷,究竟有何瓜葛,不得而知。

南一村有城子,有城里城外之分,以城子廓为分界线,城子里厢住周氏族人,城子外面住杂姓。造城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挡风水,同时尚有防护的作用,所谓城子廓,其实是一道高约三米,宽约三米,长约二百余米的土城墙,城墙的上面是泥土,后来被城内外勤劳的居民垦做菜畦,以致于城子廓常年保持一片青绿。在前几年的城镇化改造中,失去实际作用的城子廓被拆除改建成了道路。城子的前面原是一个很大的晒场,南一村的牛厩都设在大晒场周围,因此,常有放牛娃在此斗牛比输赢,成为当时农村一景。

南一村周姓对与谢姓长期同住一岙,宗族间产生矛盾或出现一些小纷争小摩擦在所难免,因此当时有几句顺口溜反映了周谢之间的矛盾:

三叉路口斩竿担

星联桥头揸碗篮

义冢门口撮鸭蛋

南一村在解放前后均属瞻岐乡。1954年建合作社时成立南一村、共同社、同心社、和平社。1956年,四社合并成立南一高级合作社,1958年为南一耕作队,1961年属瞻岐人民公社时又分为南一大队、民主大队、五星大队、红星大队,1965年四队合并为南一大队,1968年建立南一大队革委会,1983年为瞻岐乡南一村委会,1992年为瞻岐镇南一村委会。

南一村现在的私营经济比较发达,比较有名的又鄞州鑫煌模业有限公司、鄞州越潮制衣有限公司、鄞州工达模塑有限公司、鄞州伟峰制衣有限公司、三丰雪菜有限公司等等。

南一村近代上曾出现过一个望族,一房之中穿长衫的“白脚梗”堂兄弟不下十人,其中以周岐隐、周彩泉兄弟俩为代表。周岐隐为当时宁波有名的儒医,其弟周彩泉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享受正教授级待遇。除周姓之外的外姓人也有出类拔萃者,教师出身的农家子弟陈安平,曾先后担任鄞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慈溪市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宁波市人事局局长。

南一村附近有宁波博物馆、东钱湖、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宁波海洋世界、天宫庄园、马山休闲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鄞州蔺草、朱金木雕、邱隘雪菜、樟村浙贝、大雷黄泥拱笋、鄞州雪菜等特产,有宁波金银彩绣、宁波走书、甬式家具制作技艺、宁波泥塑、宁波高跷、宁波竹刻技艺等民俗文化。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