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慈惠石柱
共 2114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义慈惠石柱
义慈惠石柱,因建于北齐,又称北齐石柱,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元年(525年)至元年(528年),、、韩娄等人领导起义军转战数州,后在北魏举国兵力镇压下失败。
大宁二年(562年)4月17日,定兴当地百姓收拾义军残骨埋葬,并立木柱作为标志。后北齐统治者将木柱改为石柱,在柱身上刻约3400余字的《标义乡义慈惠石柱颂》,记叙起义,葬骨和立柱的经过。题额左下方有“大齐大宁二年(562年)四月十七日”的题刻。
2011年,定兴县组织修建石柱保护亭,避免义慈惠石柱柱因风吹雨淋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
建筑特色
综述
义慈惠石柱形制特殊,设计精美,雕刻细腻,造型奇特,全柱分基础、柱身与石屋三部分,通高6.65米。
义慈惠石柱
基础
义慈惠石柱建于一山坡上,基础是一块大石,近似正方形,东西两边各长2米,南北两边略小。基石上有覆莲座柱础,莲座为一宽约1.23米的方石,高55厘米。莲座包括方台、枭线、覆莲三部分。
义慈惠石柱基础
柱身
义慈惠石柱柱身
义慈惠石柱柱身高4.5米,用两段浅棕色的石灰石垒接而成。柱身为一不等边八角形,四个正面面宽40厘米,四隅面宽仅20厘米,实际上如同方柱削去边棱的形状。柱身自下而上逐渐收小,每高1米,收约2.5厘米。柱的上部,约于通高的四分之一处,东南、西南两隅角为了镌刻题字而未削边棱,形成平面,“颂文”和题名等刻在柱身的各面。
石屋
石屋下面一块长方形石板,作为屋的基础,也是柱身的盖板。在盖板的底面,刻莲瓣、圆环、古钱及花果等彩绘纹饰,使人从下面望上去,不致单调乏味。
石屋正面当中一间火焰龛门内刻佛像一身。佛像的脸型、背光均为南北朝雕刻风格。
文物遗存
高台上原建有沙丘寺,现仅存石碑两通。
历史文化
文物形制
义慈惠石柱
石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与、等属于同一类型。最早应是从木柱发展而来,是作为标志、纪念等用的。汉代文献上已有在坟墓祠堂前立石柱为标志的记载,如《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就有“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的记载。《水经注》有后汉李云墓前石柱的记载。现存实物有山东省图书馆所藏汉琅琊相刘君墓表,南京附近六朝的、、、、墓前的墓表、石柱等。
义慈惠石柱与上述墓前石表石柱属于同一类型,但在建筑上更有其特殊之处,它在柱的顶端,立一座小型石屋。这种把石柱和石屋结合在一起的形制,在建筑史上是罕见的。
传说轶事
北魏末年(525~527年),朝政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最终爆发了杜洛周、葛荣等农民起义。北魏孝明皇帝亲征镇压起义军。当时定兴一带是起义军和官兵交锋之地。这次起义虽然在镇压下失败,但是受到沉重打击的北魏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就宣告覆灭。起义军战败后,尸横遍野,当地民众将义军残骨收敛,尸体合葬,并建立纪念物,初为木质,后北齐官府在大宁二年(562年),易木制为石质,刻了“颂文”,取名标异乡义慈惠石柱。
文物价值
义慈惠石柱与古代陵墓前的石柱不相同,它不是某人墓的标志,实际上是一座纪念碑,在建筑上有它独特的风格。
义慈惠石柱颂文反映了农民起义和当时社会的情况,对研究南北朝历史,和农民运动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义慈惠石柱造型奇特,建筑高大精美,雕工粗壮有力,雕刻带有南北朝风格;通体刻字,字迹仍清晰可辨,文字书法古朴有力,对古代书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义慈惠石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11年,定兴县组织修建石柱保护亭,避免石柱因风吹雨淋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
义慈惠石柱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义慈惠石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城西10千米的石柱村西北。
交通信息
从保定出发走,到定兴,从定兴向西去走易(县)定(兴)公路,直达石柱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