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水族乡
地名由来:因一县令出巡夜宿此寨,恰遇吴氏丧非,县令赴丧。事毕,吴氏设宴厚待,县令感激询其寨名,众人回答“勒拢”,后演变为“仁里",由此得名。
在榕江县中部。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 9 300,其中水、苗、侗等民族占77.4%。辖8村委会。清设太元堡、寿昌堡。1932年置寿昌、勒里2乡。1943年划归崇义、瑞里2乡。1951年置太元、仁里2乡。1959年并入寨蒿、平永2公社。1963年析建太元、仁里2公社。1984年改置仁里水族乡和太元乡。1992年合并置仁里水族乡。有小学17所。乡人民政府驻地仁里,在古州西北26公里,平永坡南麓。人口 1 900,均为侗族。海拔700米。原名勒拢,系侗语译音,意为深山老林。清改今名。含大湾、小湾、大寨、田坝、坳寨、岩良等寨,分布于小溪两岸。附近多松、杉林及油茶林。有简易公路接平永—朗洞公路。
历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古州厅后,并入西路苗寨。
民国六年(1917年),为北二区辖地属朗洞分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置勒里乡,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置联保办公处,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改属瑞往联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划归瑞里乡辖地,属朗洞区署。
1950年11月,沿置瑞里乡,为瑞里乡辖地,属三区。
1953年,置仁里乡,属四区。
1954年,析出摆赖等村置摆赖乡,仁里、摆赖2乡,改属平水区。
1956年,摆赖乡并入仁里乡,属平永区。
1958年,改置红星公社。
1959年,改置管理区,属平永公社。
1961年,辖地并入平永公社管理委员会,属平永区。
1963年,置仁里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7月,置仁里水族民族乡。
1992年,改置仁里水族乡,辖原仁里水族民族乡,同时接管原寨蒿区太元乡的太元堡、寿昌堡2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