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城隍庙

共 211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58

历史沿革

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建扶风城隍庙古建筑群。
明正德十三年至嘉靖十三年(1518一1534年),建钟鼓楼。
明正德二十三年(1544年),大门失火重修,并增建二门石坊。
明正德三十年(1551年),正殿失火重修,并增建献殿。
明正德三十六年(1557年),重修两廊。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修大门外石坊。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再增修献殿。
明崇祯六年(1683年),建大门外戏楼及大门内画廊。
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嘉庆十八年(1818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均有重修。
1958年,大炼钢铁时,砸掉了大门外铁旗杆两根,大铁钟一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城关粮店长期占用扶风城隍庙作为粮仓,除改变了古建筑原貌外,并先后拆除了玉皇楼、道院、琉璃五龙壁和二门房等建筑。
文化大革命期间,把房上脊兽、斗拱、琉璃云龙纹装饰,门外铁狮毁掉。
1973年以来,陕西省省文化厅先后拨款20多万元,陆续对扶风城隍庙古建群进行了维修和油漆彩画,用砖石砌护了东西两崖。
1986年,增建了碑廊十四间、修筑了台阶走道,加了水泥、钢管栏杆,使破烂残缺的古建筑基本恢复了原貌。
扶风城隍庙

建筑格局

结构

扶风城隍庙,东西21米,南北190米,主体建筑依中轴线南北依次排列,附属建筑以中轴线对称排列,现有建筑十余座,从大门至正殿为三级台地,布局严谨。除大殿是明代建筑,清代多有修补外,其余都是清代所建,民国修补。扶风城隍庙原来面积很大,后因多方占用,现仅有面积6668平方米。这里现为博物馆活动场所,举办历史文物陈列和各种展览。
扶风城隍庙现存古建筑从南到北有:戏楼三间,硬山式前檐翘角。山门殿三间,硬山式。木牌坊一座,四柱三楼,两侧有硬山砖墙。东西厢房各三间,硬山式。钟、鼓楼,垂檐亭台式。迎客亭,四角攒尖顶。东西厢房各七间,硬山式。献殿五间,硬山式,有台明,前有月台和踏跺,正脊两头有双龙吻,中间上有高明,斗拱结构为五斗十升二拱三昂,昂为象鼻和龙头。大殿五间,面阔19米,进深11米,斗拱结构为五斗八升,二拱三昂:上层昂均为龙头,前檐后有垂莲五组。从斗拱看多是明代作风,但也有清代修补时新添之物。房脊和简瓦多是黄、蓝两色琉璃制品。后殿三间,为卷棚式。寝殿九间,硬山(一间已倒)。
扶风城隍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檐斗拱饰彩绘,构架作法为檐柱和金柱上均施斗拱,内外柱同高,梁后尾交于金柱上,金柱与前檐柱间距为两步架。两步架不用双步梁,而由檐柱和金柱上的拱挑长交于垂莲柱,垂柱上承下金檩,成悬仿吊柱作法,因而在前槽形成由斗拱和垂莲柱组成的结构件,颇具装饰性。
扶风城隍庙

特点

扶风城隍庙古建筑群,不光规模宏大,面且布局科学,在梁柱式木材构架的应用、建造法式和布局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整个建筑群置于一南低北高的夯土台地之上,南北高差有13米之多。古建筑群的布局对称、宽敞,主要建筑物都放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置于左右两侧,大门、二门、迎客亭又把全院分为三进的四合院子,使整个古建群显得主次分明。

文物遗存

扶风城隍庙内存有南北朝、隋、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造像碑、经幢、石造像数十通。
扶风城隍庙第一进院落的14间碑廊里陈列着扶风县石刻,第二进院落有东、西厢房及钟鼓楼。正中的八卦亭上镶一大匾,刻着“你来的好”四个大字。
扶风城隍庙正殿内高大的塑像慈眉善目,颔首微笑。两边侍立的两尊神像则令人生畏,判官竖眉嗔目,手持生死簿,朱笔高悬。小鬼怒目龇牙,左扶铜锤,右举白牌,牌上四字“你也来了”。

研究价值

扶风城隍庙与扶风城隍庙戏台隔街相望,是关中西部保存完好的古扶风城隍庙,其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扶风城隍庙是研究当地明清文俗的重要见证资料。

保护措施

1958年,扶风城隍庙被扶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20日,扶风城隍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扶风城隍庙台地周围外延15米。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重点保护区外延50米。
2006年5月25日,扶风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扶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城老区东大街5号。

交通指引

扶风县县内乘坐扶风1路、扶风2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