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台头庙

共 163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54

历史沿革

河津台头庙始建年代暂无可考,据庙内碑文记载,明成化四年(1469年)、明成化九年(1474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均有重修。
河津台头庙在解放前,曾做驻军、办学使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1949年,王震将军曾在台头庙创办了二纵小学(现新疆八一小学前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津台头庙划归粮食部门做贮粮办公使用。
2009年,河津市文物局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对河津台头庙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修缮。
2013年,河津市委、市政府以台头庙文物古迹为依托,以龙门文化为主题,按照“三街两轴一中心”的整体规划,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台头庙文化广场,工程于当年底竣工并对市民开放。

建筑格局

河津台头庙又称西岳庙、抬头庙,台头庙因庙院所处地形是一个高出周围地坪的土台,故以台头作为庙名,历代碑刻记载也沿用此名。台头庙是以祭“泰山神”的东岳庙(德云殿)为中心,其它西岳庙(灏灵殿)、后土祠(圣母殿)等为辅的综合神庙。庙址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36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河津台头庙现存10座殿宇,自南向北轴线依次有大门、中门、献殿、东岳殿;两侧配有后土祠、西岳殿、东西过殿、东西耳殿。大门和中门为元代遗构。

主要建筑

大门和中门
大门和中门皆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施素板筒瓦。前后檐下皆施横跨当心间与两次间的粗圆木大额枋,两稍间施板枋承置于大额枋上。额枋与板枋之上皆置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斗栱。
献殿
献殿
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柱头科为斗口出麻叶头装饰,实为抱头梁出头之饰。每间平身科皆三攒,为斗口出龙头或卷叶装饰。
东岳殿
东岳殿(德云殿)
东岳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前檐与献殿几乎相接,无斗栱,仅于四椽栿前后出头制作成出跳华拱。
后土祠和西岳殿
后土祠和西岳殿皆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有覆盆卷刹。前檐斗栱皆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形制。
东、西过殿、东西耳殿
东、西过殿位于献殿左右两侧;东、西耳殿位于东岳殿左右两侧。皆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结构简洁,为清代遗构。

文物遗存

河津台头庙
河津台头庙内存明、清重修碑三通。《重修台头庙记》载“庙以抬头名,以其形胜使然,故曰抬头。其地在龙门旧城东一里许,台与平地约高丈余,宽方十亩,东西距三十七步,南北迤逦八十六步……”。

文物价值

河津台头庙是一座主祭东岳大帝兼祀诸神祇、具有较大规模的、在元代直至清代颇具影响力的民间道教庙宇,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宗教建筑布局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庙内保存的五座元代建筑,反映了该地域元代建筑的构成方式、特点及营造水平,这些建筑各具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各建筑上的明代琉璃脊、兽构件又是一批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明代琉璃艺术作品。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河津台头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河津台头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城区新耿南街与龙岗路交叉十字路口的东北隅。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河津台头庙,路程约1.8千米,用时约9分钟。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