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3 15:33

地名由来:因镇政府驻地南旺村而得名。南旺村名来源于鲁桓公游于阚“面南望气卜吉”的历史传说。

南旺镇地处汶上西南,东临古城汶上、西接嘉祥、北枕水泊梁山,南依任城。全镇人口5.7万人,总面积59.3平方公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流经南北,济梁、汶金省级公路贯穿全镇,南距日荷高速公路10公里,距京沪、京九铁路和济宁机场3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已达4000门,镇村公路60公里,完善的设施、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南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南旺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镇,文化沉淀丰厚。有远古时代的蚩尤墓、周朝姬家皇林,孔子讲课堂等,举世闻名的南旺分水龙王庙与四川都江堰齐名。

南旺自然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全镇有各类企业100多个,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60%以上,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白铁加工、机械制造、面粉加工、化工等工业门类,橡胶制品、白铁制品、面粉、中药材、无菌蔬菜等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城镇建设南旺镇以经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快镇驻地的规划和建设,使全镇驻地向周边村庄延伸。为发挥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镇政府在汶金公路、济梁公路交汇处规划设计了全长763米、总面积30余亩的农贸商城,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安装供水装置、统一培植绿化带。下步工作打算按照“大农业、大商贸、大运输、大旅游”的发展思路,规划近期及远期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为2005年,即三年内使全镇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2.06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6%和8%,财政收入达到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远期目标为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为2020年步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现代农业汶上县南旺镇地属平原,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深化结构调整,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大白菜、葡萄、桑蚕、砀山梨、苗木五大种植基地,力争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万亩。

畜牧业重点抓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建设,以良种繁育基地带动各家各户从事畜牧业生产,突出抓好养鸡、养鸽、养奶牛、养波尔山羊等产业,使全镇50%以上的村成为养殖专业村。

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公园

2010年10月,位于南旺镇政府驻地的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第一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承办2011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相关活动为契机,大运河南旺枢纽大遗址开展了文物考古发掘和古

汶上刘氏祠堂

汶上刘氏祠堂位于汶上县南旺镇政府,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11月27日,汶上刘氏祠堂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阚城遗址

阚城遗址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十闸村西,年代为周、春秋,类别为古遗址。1986年3月8日,阚城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旺分水龙王庙

南旺分水龙王庙座落于南旺镇汶河、运河交汇处。为表彰宋礼、白英创修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而始建于明初,后相继扩建。至清咸丰十年(1860),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主要有龙王大殿、禹王殿、宋公祠、潘公祠、

汶上蚩尤冢

汶上蚩尤冢位于汶上县城西南十九公里的南旺镇,坐北向南,树木参天。蚩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部落首领和民族领袖,据《龙鱼河图》载“黄帝之前,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

春秋鲁九公墓 (茅家堌堆墓群)

春秋鲁九公墓(茅家堌堆墓群)茅家堌堆墓群位于汶上、嘉祥、梁山三界交界处。据《春秋、定公十年》载:“桓公游于阚,面南望气卜吉,而欲葬焉。”公元前694年,桓公死,遵其遗愿葬于阚城西南之凤凰陵之

历史沿革:

南旺名称约始于唐代,宋代称南旺营,明代称南旺社,1956年置南旺镇,1958年12月改称南旺人民公社,1984年5月置南旺区及区辖南旺镇,1986年2月改南旺区为南旺镇。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