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
六盘山景区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是西北地区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78万公顷,横跨泾源、固原、隆德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六盘山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为强烈地震带,1920年海原发生8.5级地震。降水量较周围高原稍多,高山上有小片松林,其馀部分为草地。南段陇山古称陇坂,南北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米左右。山势陡峭,为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
气候条件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带,具有大陆性和海洋季风边缘气候特点,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早,冬严寒绵长。六盘山区光热资源较少,年日照时数2200~2400小时,年均温5~6℃,有“春来秋去无盛夏”之说。据海拔2840米的高山气象站资料,年均温仅1℃,年降水量达677毫米,是黄土高原中的“湿岛”。
动物资源
六盘山有脊椎动物25目62科213种,其中有158种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昆虫资源17目123科905种,其中有珍贵稀有的金蝠蛾、丝粉蝶、黑凤蝶、波纹水蜡蛾等。
植物资源
六盘山景区内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属78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150种。
自然资源
六盘山景区内年降水量600-800MM,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0.5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2.1亿立方米。区内有四季流水的大小河流65条,森林总调蓄能力为2840万吨,相当于径流总量的3.5%,地下径流量的2.0%,为泾河、清水河、葫芦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六盘山成为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一座巨大的“基因库”。
人文历史
历史典故
六盘山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这里聚居。文化遗存具有“古”、“贵”、“多”的特点。而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曾在这里休养生息,整肃军队,后病逝于此。
此外,六盘山是1935年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使之名扬海内外;将台堡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场面,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单家集作为毛主席率领红军驻扎和在回族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及组织成立第一个回族红色政权“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的地方。
主要景点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银川、兰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带,地处宁夏南部,横跨宁夏泾源、隆德、原州区两县一区,总面积6.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平均气温5.8℃,年降水量676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70%,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这里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的自然景观汇集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之精华。野荷谷、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小南川、白云山、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七大景区60多个景点,景观容纳了中山峡谷、泉溪瀑布、气候天象、森林植物、野生动物、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景源,山光水色雄、奇、俊、秀,各有独特意境,成为休闲旅游、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普科考的理想场所。
老龙潭
六盘山老龙潭位于六盘山主脉东麓,泾河上游泾源县西南20公里。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命勘察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出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
老龙潭有四个潭组成,现水库大坝下游为一、二、潭,是一段深峡危崖急流深潭。三潭现被水库淹没,蓄水40多万立方米,潭水平静,有“高霞平湖”之美称,水库上游四潭为龙潭的门户。
红军长征纪念亭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位于六盘山之巅。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打开了通往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最后信道。毛泽东等上六盘山,即兴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从而使六盘山名扬海内外。
1961年9月,应宁夏人民邀请,毛泽东书写长卷并将墨宝赠予宁夏人民,激励宁夏人民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建设宁夏。2008年六盘山下和尚铺树有毛泽东手书全词石碑,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1985年当年红军走过的六盘山顶上修建了由胡耀邦题词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中晚期,已有1400多年。唐朝时这里已是规模庞大的佛教寺院,保存有132个石窟分布于8个山崖,时称“景云寺”。至明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上书英宗皇帝赐名“圆光寺”。
固原博物馆
固原博物馆位于固原市西北角,始建于1983年,占地1.4万平方米,1988年正式开馆,是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以历史文物收藏为主,又兼地方史和民俗文物及自然科学陈列的综合性省级中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