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联合创作 · 2023-09-02 13:23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废名张爱玲施蛰存研究》运用多种崭新的艺术批评视角,在民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解读中国现代文学被忽略的作家,如徐訏、废名等作家,也解读知名作家被人忽视的一面,如张爱玲、李劼人等,令人耳目一新,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思路。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废名、张爱玲、施蛰存研究》:

第一章 废名的小说及其观念世界

一 引论

1996年,汪曾祺在为《废名短篇小说集》写的序言中说:“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1]现在15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出废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认识”的迹象,但从社会传播和接受层面上看,已经有了好的苗头。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一套6卷的汇校本《废名集》[2],是一个可喜的基础研究成果,收入废名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全部著述,让读者第...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废名张爱玲施蛰存研究》运用多种崭新的艺术批评视角,在民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解读中国现代文学被忽略的作家,如徐訏、废名等作家,也解读知名作家被人忽视的一面,如张爱玲、李劼人等,令人耳目一新,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思路。

《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 废名、张爱玲、施蛰存研究》:

第一章 废名的小说及其观念世界

一 引论

1996年,汪曾祺在为《废名短篇小说集》写的序言中说:“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1]现在15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出废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认识”的迹象,但从社会传播和接受层面上看,已经有了好的苗头。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一套6卷的汇校本《废名集》[2],是一个可喜的基础研究成果,收入废名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的全部著述,让读者第一次窥见了废名的全貌,并且掀起了一股“废名热”。[3]我特别注意到一些非专业研究者的阅读心得,由于他们少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仅出于对白话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热爱和敏感,使他们反而能够迅速进入并读懂废名的作品,而且还有许多真知灼见。有一位网友说:“在新文化运动的浩浩星空中,废名是一个独特的星座。他在现代喧嚣的云层中散发着寂寞的光芒。这种光芒不像火焰恣意燃烧,焰苗凭风不断腾空而上,烘烤得周遭万物都像要跟着燃烧起来;相反,这种光芒是内敛的,它把万物的光华慢慢聚拢来,聚成梦幻般的姿势,再一点点注进它们空旷的内心。”[4]还有一位网友写道:“读《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我能读出作者的心境,能读出事实,能读出事实所处的环境。读出这三样,我只好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看成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了,甚至是我所能想象的最好小说了。要作这样的小说,作者得知道自己,知道这个世界,知道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一切原原本本,然后便有了《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5]看到这一类阅读心得,我觉得在研究界素来以“难懂”著称的小说家废名,不是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但在专业领域,对废名的研究的确有待加强。

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关于废名的研究成果发布得也不算少,但大多数都是重复“乡土抒情派”,“田园抒情小说”之类的成见,有新见的文章并不多。[6]之所以说“成见”,是因为有人试图用几个方便的概念去命名或囊括废名的所有创作,如果不是为了教学和考试的方便的话,这些命名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废名的创作既有乡土的,也有非乡土的;既有抒情的,也有非抒情的;既有写实的,也有梦幻的;既像小说,又像散文。也就是说,一般流行的文艺学概念,比如“抒情与叙事”,“写实与虚构”,“表现与再现”等等,已经不能方便地用来讨论废名的创作。如果硬将他的创作往既定概念上套,会显得生硬且不知所云,或丢三落四,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忽略了。这就是“成见”的坏处。废名早期的几个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枣》,还能发现近现代小说意义上的“结构”。从长篇作品《桥》开始,“结构”开始变得松散,其中一部分,是以散文的形式陆续刊登在《语丝》,《华北日报副刊》,《骆驼草》等报刊上,冠以“无题”的总名目,并无严格的结构。在出版单行本时,废名安上一个《桥》的总名字,并说原本准备叫《塔》,后来改为《桥》。我看改为《小林》,《琴子》也无不可。如果迷恋永恒不变的东西,叫“桥”“塔”“碑”比较好;如果对瞬息万变的事物感兴趣,那么叫“小林”或“琴子”比较好。到了《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就很难说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以19世纪为代表的、有着强烈的叙事“总体性”和“结构”的“现代长篇小说”了,当然也不像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了,更没有所谓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作者或叙事者自己。

张柠(本名张宁),男,祖籍江西,1958年9月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至2003年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二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一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5年5月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第二期”特聘教授,2006年5月正式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以及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国乡土文化等。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Chinese Literature ...

张柠(本名张宁),男,祖籍江西,1958年9月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至2003年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二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一级作家(文学研究系列);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5年5月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第二期”特聘教授,2006年5月正式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以及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国乡土文化等。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Chinese Literature Today(USA)编委,《中国新诗年鉴》编委。

在人大文学系,张柠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文学写作》《中国当代文学热点问题研究》;为研究生开设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题》《文学创作基础》《文学研究方法》。

出版学术著作15部,主要的代表作有:《白垩纪文学备忘录》、《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修订版)》《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2卷)》《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3卷)》《思想的时差:海外学者论中国当代文学》。

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文艺理论研究》《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World Literature Today(USA),《当代》(中国台北),Chinese Literature Today(USA)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新京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大众媒体发表文学评论文章数百篇。

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3项,国家级学会奖2项,学术杂志奖2项。作品入选《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等多种权威选本。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