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又爆了一款产品?
共 2402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2-04-08 13:48
这两天产品圈里很多人都在为一个邀请码而奔走,这个邀请码是通往字节跳动一款新产品的钥匙。
最近半年,互联网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新产品出现,上一次有这种现象还是火爆一时的 Clubhouse。
那么,字节推出的这款名叫「识区」的 App 产品到底是什么?它和同类产品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之所以会说同类产品,是因为「识区」并不是完全创新,你能在它身上看到很多其他产品的影子。
在把玩试用了一段时间后,聊聊我对它的一些观察和理解。
1、这是一款什么产品?
现在「识区」还处于邀请内测阶段,没有邀请码就无法体验,而已经获得邀请码的人可以拥有额外三个邀请码。
简单说,这是一款让你能够自定义阅读的产品。
和算法推荐不同,你在这里能看到的东西主要取决于你加入了怎样的识区。不过,我更习惯把识区叫做小组。
不知道是他们产品经理刻意凸显不同还是别有用意,我觉得基础产品概念还是用通用词更能表达准确意思。要不然,用户一上来其实是很懵的。
产品的信息架构由三个大块组成,分别是识区(小组)、推荐、点亮。
其中,识区还有一个信息层级,包含的是你已经加入的识区(小组)。
每一个识区都有一个区长,类似版主。成员可以自由加入,加入后可以发布自己觉得符合主题的内容。
看到这,可能有些读者想起了即刻和豆瓣小组。
识区的内容有两种发布形式,一种是带标题和内容的文本模式,另一种是引用外部链接的转发模式。
虽然是字节系的产品,但外部链接支持的源头很多,比如今日头条的文章和公众号的文章以及其他站点的文章。
之所以这么做,估计也是为了前期尽可能多地丰富内容并吸引用户。
为了让用户进来就能产生直观体验,产品中设计了发现和推荐机制。
不同的是,发现是以识区为主体的,而推荐则是以具体的一个帖子为主体的。不过我觉得,这种设计有点割裂。
倒不如直接把这两类都放在一个模块,这样信息架构统一,而且使用起来更直观。
如果你不想只当一个阅读者,而是想成为一个版主,那就可以创建自己的识区。
创建成功后,系统会引导你配置一个 Bot,可以理解为一个自动抓取内容的机器人。
同时,可以设置你感兴趣的主题,然后系统就会根据这些关键词自动从相关内容源抓取对应的内容。这些内容源,基本都是今日头条的内容主体。
产品首页还有一个模块叫「点亮」,这个功能其实类似于收藏。你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点亮,这样就会出现在你的点亮列表。
以上,就是「识区」App 的主要功能。
谈不上惊艳,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创新,整体感觉是新瓶装旧酒。
2、产品在解决什么问题?
前面介绍了这款产品的基础功能,那么,这样的一款产品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呢?
为了探究其中的逻辑,可以按照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平台这三个角色来做分析。
对于平台来说,自己有内容、有用户、有渠道,通过构建细分场景的方式去打一个垂直领域,这是和今日头条构建的大场景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头条的用户来说,他们对于产品的认知是一个信息平台,内容是主体,算法是驱动力。
对于识区的用户来说,他们对于产品的认知是一个兴趣阅读社区,内容依然是主体,只不过算法被极度弱化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和小组、人和人、人和平台的关系会更紧密。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从报纸、电视、网络去获取信息,他们彼此之间是可以被互相取代的。但是,我们只会从自己所在的群体小组去找存在感。
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消费的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有小组氛围和归属感。
这一点,其实和豆瓣小组挺像的。
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或许这里会成为一个新的发布渠道。原因很简单,只要这里有流量,他们就会过来分发自己的内容。
或许,识区无法成为像公众号和头条号一样的内容创作平台,但它可以成为一个人以群分的内容分发平台。
3、为什么要做一款新产品?
有人可能会好奇了,上面这套逻辑在今日头条里同样能走得通,为什么还要做一个独立的新产品呢?
在我看来,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有关系。
在一个大而全且已经建立用户认知的产品里去开辟一个新模块,那大概率会成为一个被忽略的小功能。
但是,从一颗种子开始去孵化一个新场景并重新建立用户认知,就能在原本拥挤的用户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你们看,淘宝之外有淘宝特价版,并不是淘宝里卖不了淘宝特价版的东西。
4、能做成吗?
当一款新产品出来时,外界习惯用它像什么产品去定义它。或许,这是最快能让用户建立认知的一种方式。
有人说识区像即刻、有人说像豆瓣、还有人说像知识星球。不过在我看来,至少可以确定识区跟知识星球完全不是一类产品。
虽然界面和功能有类似的地方,但一个是兴趣阅读社区产品,一个是社群管理工具,区别还是很大的。
就像很多人觉得京东和淘宝是一类产品,因为他们的功能都差不多。但了解的人知道,他们的核心业务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这种新产品到底是现象级产品还是有生命力的产品?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说实话,我并不是非常看好识区的发展。
即便它背靠字节这样的超级平台,但产品创造的额外价值并没有让用户从其他平台迁移过来的动力。
对于即刻和豆瓣这样的产品,已经占据了细分品类,而识区在没有额外价值增量的情况下,靠一个产品概念和平台背书是很难做起来的。
归根结底,这类产品还是要聚集人。人聚,则内容聚。
相反,如果只是聚集内容,那它只会慢慢成为一个兴趣小组式的今日头条。
所以,能不能做成的关键并不是产品设计,而是运营。
目前看,识区的运营并没有突出特别优势,也看不到差异性,各个小组的存在比较零碎,缺乏有效的运营引导。
当然,我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 唐韧出品 ·················
我把邀请码都放在星球里了,那里现在持续滚动产生大量邀请码,想体验的同学可以去找一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