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水月洞Q&A
象鼻山水月洞
共 398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3-07-20 02:25
Q:象鼻山水月洞的概况?
A: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地壳抬升, 漓江缩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Q:象鼻山水月洞的特色?
A: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Q:象鼻山水月洞的历史?
A: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由清代广西巡抚倪文魏撰题的《皇清中兴圣德颂碑》是桂林2000多件石刻中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幅对太平天国进行强烈抨击的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