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5 02:25

地名由来:以县旁婺水为名。婺水之源,故名婺源。婺水,即婺江,为乐安江上游。

大鄣山卧龙谷

李坑

李坑

汪口

汪口

2023年8月,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发布,婺源县上榜,位列第45名。

2023年7月,婺源县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3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婺源县在列。

2023年1月,婺源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12月,婺源县被公布为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8月,婺源县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2年8月,婺源县入围2022年“两山”发展百强县,排名第43。

2022年8月,婺源县入选2022年度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第28位。

2022年8月,婺源县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查看更多婺源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197个村(居)委会,人口36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古属徽州府。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全县共出进士552人,留下历代文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朱熹、詹天佑等历史文化名人名扬中外;历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歙砚制作和婺源绿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延村、虹关、思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余件,被誉为“中国县级第一馆”。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6%,空气、地表水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高达7-13万个/cm3,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有草、木本物种500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80余种。境内有世界濒临绝迹的鸟种蓝冠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良好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众多地方特产,其中红、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鱼、婺源绿茶、龙尾歙砚、江湾雪梨)享誉古今。

婺源,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有黄山、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对外交通便利,有景婺黄、景婺常两条高速公路,京福高铁已于2015年6月正式通车,九景婺衢铁路正快速推进,将于2017年竣工通车,一小时车程内有黄山、景德镇、衢州和三清山四个机场,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前沿。

婺源,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是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国首届平安建设先进县。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惠泽千家万户,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相传属“扬州之域”。

春秋属吴、越。

战国属楚。

秦属鄣郡。

汉属丹阳郡歙县地。

三国吴属新都郡休阳县地。

晋属新安郡海阳(海宁)县地。

隋属歙州休宁县地。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初八,析休宁县回玉乡和乐平县怀金乡,纵横二百余里,立婺源县,治设清华,隶属歙州。

天复元年(901),县治由清华迁移至弦高镇(今蚺城街道)。

宋宣和三年(1121),隶属徽州。

元属徽州路。

元贞元年(1295),升为婺源州。

明属徽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

清仍明制,废府留县,1912年,婺源县直隶安徽省。

1914年属芜湖道。

1932年属安徽省第十行政区。

1934年划属江西省,次年属江西省第五行政区。

1947年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

1949年5月复属江西省,属华东区赣东北行政区浮梁县专区,同年9月改属江西省乐平专区,11月重属江西省浮梁专区。

1952年10月,划归江西省上饶专区。

1970年属上饶地区。

2000年6月属上饶市至今。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