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gǔ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该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
文化
文化特点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还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建筑特点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典藏文物
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历史
建筑历史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
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
万历十年(1582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
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1949年8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坐床典礼在塔尔寺隆重举行。同年10月,十世班禅从塔尔寺向毛泽东主席发出贺电,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8年4月13日,塔尔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塔尔寺受到国家重点保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八宝如意塔
八宝如意塔位于塔尔寺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kān】,里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
大金瓦殿位于塔尔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
小金瓦寺
小金瓦寺又名为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骑的。三世达赖喇嘛朝拜塔尔寺之后,要去蒙古传经说道,这匹白马怎么也不肯走,于是便留下来,不久,马不食而死。后人把它当神马,和家神陈列供奉。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每年的6月—8月
用时推荐
2~3小时
营业时间
07:30—18:30
占地面积
600余亩
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金塔路56号
交通
自驾:从西宁市出发,全程28.3公里,途经宁贵高速、庄隆路,进入金塔路行驶660米,即可步行到达。
门票/收费
70元/人(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联系方式
0971-223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