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遗址
共 1974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77年6~8月,考古人员对团结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约13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一共清理了原始社会房址10座,渤海时代房址4座,获得文物300余件。
遗址特点
团结遗址
团结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唐朝渤海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下层为战国至两汉时期居住在东北地区东部的“”的物质文化遗存,下层沃沮人文化遗存也因此定名为,团结文化广泛分布于图们江流域、绥芬河流域及穆棱河中上游地区。
团结遗址出土陶甑
沃沮人房屋遗迹为穴壁竖直的长方形半地穴式。虽然仍为半地穴式,但已经出现了围绕穴壁而筑的火墙,它是黑龙江地区已发现的最早取暖设施,也是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火墙、火炕的雏形。6号房址,南北长12.55米,东西宽7.9米,面积达约100平方米,地面中央有一圆形灶。1号房址,南北长9.2米,东西宽7.2米,面积约60平方米,居住面经烧烤成灰褐色硬面,室内西壁大部和北壁筑有火墙,其南端连有灶址,灶南为一长方形土台,上置陶器,灶附近有甑、罐等。沃沮人使用的陶器大小俱全,形式多样,罐形器最大的特点是多有对称的柱形钮把,既搬拿方便,又具装饰作用。此时还出现了分工明确的盆、碗、钵等多种器型。
文物遗存
综述
团结遗址出土有大量和中原地区类似的古代文物,特别是原始社会的陶豆、陶瓶、穿孔石刀、石镰和铁镰。团结遗址中原地区古代的器物应是起源于山东半岛,越过海洋,到达辽东半岛,再由辽东半岛经长白山地、图们江一带来到绥芬河流域。
陶豆
陶豆数量、形式繁多,其中高圈足浅盘豆,类似辽东半岛春秋时代的同式豆;直把浅盘豆、罐式豆又多类似中原地区战国时代的同式豆。“豆”形器是中原地区古代居民创造的富有特色的生活用具,古代汉文的“豆”字就是这种器皿的象形字。
彩陶
房址中出土的两件彩陶瓮,瓮系直口、宽肩、深腹、小平底高约60厘米,质为夹砂红褐陶,器表比较光滑,上面绘有黑彩,有宽带和直线组成的垂直的几何形图案,风格上与黄河流域的彩陶相似,是黄河流域彩陶的遗风。
铁器
团结遗址出土铁镰
原始社会地层中和房址居住面上发现铁器。其中一件铁镰,保存较好,无銎,窄身,弧刃,长18厘米,宽1~2厘米。团结遗址铁器应该来自中原,因为当时在这个地区还没有具备冶炼铸铁的技术条件。
团结遗址出土五铢钱
1977年,团结遗址发掘,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铜质,直径2.6厘米。钱文清晰规整,内外郭峻挺光洁。“五铢”二字修长秀丽,“五”字交股笔缓曲,上下与两横笔交接处向内收,上横处突出一角。“铢”字之“金”头为三角形,四点各呈方形略长。“朱”字头方折,下垂笔略圆折,头略高于“金”字,尾与之平齐,笔画粗细一致。
渤海国骑马铜人
团结遗址出土渤海国骑马铜人
渤海国骑马铜人是1977年10月在团结遗址出土的,为唐代渤海国时期文物。骑马铜人长6厘米、高5厘米。马尾似剪刀,像被束成了结。根据人物形态服饰及马尾形状等,可以推测这件文物上的人物正在进行打马球运动。唐代的马球运动中,为了防止球杖与扬起的马尾缠在一起,人们将马尾剪掉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扎成辫子或束成结。所以骑马铜人的马尾似剪刀。
历史文化
沃沮人
春秋战国至秦汉同时期,在牡丹江流域生活着古夫余族的—沃沮人。据史载,沃沮人居地“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东宁盆地及太平岭山地,正与史书记载相符。沃沮人的生产工具仍以磨制石器为主,计有斧、锛、刀、镰、镞、矛、磨盘、磨棒等,铁制工具已经出现,计有斧、镰、锥等,表明该文化仍以农业生产为主。房址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分布较密且排列有序。有的房址内已有曲尺形烟道(火炕的前身)等取暖设施。团结文化被视为全体沃沮人的文化。据《三国志·东夷传》“东沃沮”条记载可知,沃沮曾属卫氏朝鲜,卫氏朝鲜亡后属西汉,先为玄菟郡,后降为县,东汉则为侯国,后又臣属高句丽。其最高行政长官在西汉曾被称为“沃沮长”,东汉则应为“沃沮侯”。
20世纪7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东宁县大肚川河河畔谷地中,发现了几处相当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团结遗址。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沃沮人的文化遗存,并定名为“团结文化”。
研究价值
团结遗址对研究东北古代民族分布、迁徙以及“沃沮人”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团结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团结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团结遗址,路程约7.3千米,用时约14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