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古建筑群
共 273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11:39
历史沿革
,始建于元末明初,由于水运交通发达,富产盐、铁、茶叶和蓝淀,又位于川南盐道,到明末清初福宝古镇已成为当时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明末清初,福宝古镇屡遭兵燹,人口锐减。
清康熙末年“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楚、粤、闽、赣之民相继迁入,并置家庙以怀故土,形成建筑群落。
1950年开始,福宝古镇庙事活动废止,宫、庙、坛、祠陆续改为机关单位用房和居民住房。清源宫、禹王庙作福宝区政府驻地,文坛作福宝乡政府驻地。
1953年,天后宫作福宝镇政府驻地,其他宫、庙、祠、堂、馆等建筑,改作信用社、供销社、邮政所、卫生所等单位用房。
20世纪70年代早期,观音庙和王爷庙,因维修经费不足等历史原因成为危房,垮塌后已被拆除。
福宝古建筑群
2006年,福宝镇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室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进行规划编制,福宝古镇还先后改善市政设施,增添消防、环卫设施,修建古镇防洪堤和古镇排污设施,改造古镇照明线路,完成防洪堤治理改造等。
建筑格局
福宝古建筑群平面图
福宝古建筑群依山傍水,高低起伏,规模三街八巷,全长约2480米,建筑面积3.832万平方米,占地0.4平方千米,由古民居与“三宫八庙”(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王爷庙、观音庙)等组成,以穿斗房架、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为风貌,濒河多吊脚楼和挑廊,形制独特。95%以上为明清建筑,整体保存完好。
建筑特点
吊脚楼
福宝古建筑群建筑风格有着典型的“移民文化”特点。“湖广填四川”带来的外来文化和本地巴蜀文化相互碰撞,结合发展,形成了的古镇面貌。族群的融合对古镇社会文化、空间和建筑特色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移民的大量迁入带来了多元化的民间信仰,由于不同原籍移民社会交往以及祭祀、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三宫八庙”的多元信仰格局,“清源宫”“天后宫”“火神庙”等诸多庙宇遗存至今。受广东移民文化影响,古镇街道形成了以檐廊为特点的廊坊街。带有南方传统建筑特点的敞厅、回廊、漏窗等元素各处可见。合院布局、前店后宅的吊脚楼是多元文化碰撞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结合所形成的独特建筑景象。
福宝古建筑群
福宝古镇位于大小两条山谷交汇处,坐落在河谷与山体之间的缓坡台地上。由于山地山体的坡向和坡度对太阳辐射的遮蔽作用,区别于一般平原地区“坐北朝南”,古镇聚落布局东西向的情况较多。
福宝古建筑群街景
福宝古镇的选址契合自然地貌,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后高前低、层层升高,建筑采光较好地利用了地形优势。古镇南北轴线明显,但灵活自由的平面排布打破了轴线布局的严谨拘束,使建筑随地形蜿蜒多变,上下咬合、左右错动,层次丰富。再利用每户进深和高度的差异使山墙上下左右错开,山墙上大大小小的窗洞在获取了日照的同时又加强了通风的效果。但夏季过度的日照也会造成室内温度过高的情况,因此,福宝民居屋檐的大都有出挑,形成廊坊街,有的楼层甚至有两层檐廊,类似广东“骑楼”。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出檐可以有效地遮阳。同时街道两旁建筑出挑,形成阴影区,延伸了商业空间,营造了舒适的交往环境,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场镇风貌。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出挑的屋檐并不会阻挡阳光照进室内,提升建筑内部的空气温度,帮助改善寒冷冬季的室内热环境。
万寿宫戏台
福宝古镇建筑以吊脚楼为主,吊脚楼沿街面只有一两层高,背面用砖石或木料支撑,高度达到六七层,具有鲜明的川南建筑特色。吊脚、外廊、阁楼等半室外空间形成空气间层,有利于空气流通,对除湿有利,保证了居住空间的通风干燥。另外,悬挑的楼板与阁楼层可以减少太阳辐射,避免建筑下方维护结构温度过高,以此获得凉爽的居住环境。由于受地形因素制约,民居大都小巧紧凑。内部是横长的院落,庭院中狭小的天井兼具采光通风和排水的作用,天井正对的是敞厅,敞厅不设门或用透风的木格门,形成“厅内见院,厅外渗透”的良好空间视野。风穿堂而过,缓解了四川盆地地区闷热潮湿的气候感受。
土地庙
福宝古镇民居以竹子、木材的应用最为普遍,辅以青石基础及瓦屋面,大多自武陵山区就地取材。竹、木是很好的阻热材料,在夏季,竹木材料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直接吸收太阳热辐射,因而造成的室内温度过高。而砖石的运输和建造成本较高,在当时属于“高档”的建材,见于古镇中“三宫八庙”等公共建筑,普通古镇民居较少使用砖石材料,作为底层的劳动者使用相对经济、实用的当地材料来进行建造。当地最为常见的墙体构造形式是四川传统民居所用的“竹篾夹土墙”,即先用竹子编好类似龙骨的墙体网架,再用粘土填充墙体,白灰饰面,经济适用,但缺点是会随雨水等外界因素而斑驳脱落;此外,木墙结构也比较常见,将木板紧密排列成面,多见于沿街底层的门面;还有,下部由木板墙做支撑,上面用竹泥墙的混合墙体结构,立面效果综合了前两种墙体。
主要建筑
三宫八庙
火神庙
土地庙、五祖庙,为三合院,坐南朝北,大殿三开间,左右为厢房。上下两层,穿斗结构。张爷庙,供奉的主神是张飞,为屠商敬奉的神。火神庙,祭祀火神,求保平安,不遭火灾。清源宫,供奉李冰和文翁,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他主持兴修水利,尤以都江堰名扬天下;文翁是西汉蜀守,他重视发展教育,开四川兴办学校先河。禹王庙,供奉的主神是禹,湖广商人的会馆,又称“商楚会馆”。万寿宫,江西商人的会馆,供奉许真人。天后宫,福建客商的会馆,祭奉女神妈祖。
文物遗存
笑口狮
福宝古建筑群留存有庙匾、万寿官的一对石狮、张爷庙中木雕及刻有宝剑的柱础等。
文物价值
福宝古建筑群形制独特,空间丰富,被清华大学建筑专家们誉为“中国山地建筑的精华”,对研究中国南方明清山地场镇乡土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7月,福宝古建筑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
2019年10月,福宝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国务院公布为。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2020年6月,合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福宝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东至回龙河,天台山外延100米,西至双河街外延20米,南至映月山外延20米,北至福华山;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福宝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回龙桥社区。
交通信息
步行:自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人民政府步行前往福宝古建筑群,路程约550米,用时约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