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池山遗址

莲花池山遗址

共 178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1989年底,莲花池山遗址被发现。
1990年5月,福建省博物馆、漳州市文化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成发掘队,到莲花池山进行发掘。
2005年11月至2007年2月,福建省文物考古队组织专家,对莲花池山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

遗址特点

莲花池山遗址从掘出的地层和文化层判断,该遗址含有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为原生文化层。该层出自带菌丝状黄斑的网纹红土中。根据中国华南地区地层序列及有关测试的年代比较,网纹红上中的文化层年代有可能大于40万年。
第一次发掘属试探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20平方米,大致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下层属晚更新世早、中期,年代距今8万~4万年前;上层属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年代距今13000~9000年。遗址上层采集到大量的细小石器,时代介于旧石器和新石器之间。这种细小石器系统的分布范围:东起泉州地区,西止粤东的沿海地带,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被认为是一种与北方细石器文化传统相去甚远的、主要以捕鱼为生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沿海文化。
第二次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该次发掘先从下部红土层与网纹红土之间的砾石条带中。揭露出一个含有石制品的层位,接着又从网纹红士层中揭露出两个含石制品的层位。加上以往上部红土层砾石条带的文化层,莲花池山遗址的文化层共有4个。在旷野类型的土状堆积物里存在4个文化层,这在福建省境内乃至中国广大南方土状堆积物分布区里是十分罕见的。石制品及天然砾石多分布于三个层位的界面上,其中以第四文化层与基岩之间的界面上的沉积物最为密集,石制品也最为丰富,并发现了人类活动面和冲沟等遗迹。第四文化层发现了人类活动面和两条冲沟,第三文化层也发现了人类活动面。活动面沉积物以脉石英砾石为主要成分,另有少量水晶晶体小砾石、花岗岩风化碎块、片状铁锰结核物以及零星的赤铁矿碎块,众多的石制品散布于活动面上。通过对活动面与冲沟沉积物的分析研究,认为该遗址为原地埋藏性质,是一个连续使用较长的遗址。古人类曾在这里的活动包括打制石器、狩猎、屠宰猎物、采集植物野果等。

文物遗存

莲花池山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类型除刮削器、石锥和个别尖状器等工具外,其他类型的工具显得制作比较简单、粗糙,主要以水晶晶体作原料和制作水品质的石器。
第一次发掘出土下层的石制品共计27件。其中以脉石英为原料的12件,以水晶质为原料的4件,利用水晶晶体的10件,另有1件为硬砂岩。石制品可分为非工具类和工具类两种。非工具类包括石核和石片,工具类仅有砍砸器和刮削器两种。
第二次发掘原生文化层所出土的石制品数量和类型最多,共计3301件。但非工具类就有3199件,占石制品总数的96.91%,工具类102件占石制品总数的3.09%。非工具类包括石核、断块、碎块.碎片和石片5种。工具类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薄刃斧和手镐等7个大类。其中刮削器包括直刃、凸刃、多刃、凹凸刃、圆头和端刃。尖状器包括大型的和小型的,砍砸器有重型和中小型之分。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莲花池山遗址及其遗物的发现。当时在福建省境内尚属首次,不仅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也为探讨福建早期文化与台湾早期文化的关系,打开一扇希望的大门。

保护措施

2007年底,漳州市文化局初步划定莲花池山北侧遗址的保护范围为遗址东侧外延40米,西侧外延20米,北侧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各顺延20米;南侧遗址保护范围为遗址东、西、南侧各15米,建设控制地带20米。
2013年5月3日,莲花池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