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联合创作 · 2023-04-12 00:00

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1336”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拼经济、合力搞建设,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3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83.1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10.54亿元,增长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37元,增长7.3%。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9:45.7:41.4,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3%,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累计上涨0.2%,衣着价格累计下降0.1%,居住价格累计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累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累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累计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累计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累计上涨2.9%。

二、民营经济

2023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59.8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96.87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05.92亿元,增长9.2%;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56.3:38.3。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到21.6万户,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私营企业达到4.2万户,增长21%。

三、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万公顷,下降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1.3万亩,下降3.5%。全年粮食产量147.9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水稻产量45.8万吨,增长3.6%。

表1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粮  食 万吨 147.9 2.3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37.2 5.8
# 小 春 万吨 27.9 4.2 # 食用菌 万吨 12.6 35.0
  大 春 万吨 120.0 1.9 瓜  果 万吨 4.4 14.6
油  料 万吨 21.8 -7.6 肉  类 万吨 33.2 2.0
糖  料 万吨 0.6 1.6 出栏家禽 万只 2663.3 1.4

全年出栏生猪380.7万头,比上年增长2.0%;出栏牛3.8万头,增长0.1%;出栏羊39.2万头,下降2.8%;出栏家禽2663.3万只,增长1.4%。肉类总产量34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同比增长2.2%,牛肉产量增长0.3%,羊肉产量下降1.2%,禽肉产量增长0.3%,禽蛋产量增长1.9%。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5589公顷,水产品产量5.9万吨,增长4.3%。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78万公顷,其中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2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6.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5%,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6%。分经济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增长16.9%,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4%,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3%。从“3+3+3”现代工业体系看,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21.8%,能源化工产业增长20.1%,电子信息产业下降4.0%,绿色食品产业增长9.8%,装备制造产业下降11.5%,智能家居产业下降17.3%,生物医药产业下降19.5%,节能环保产业下降15.6%,先进材料产业增长2.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4.74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大中型企业1082.63亿元,增长6.5%;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25.27亿元,增长1.3%;股份制企业156.24亿元,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4.25亿元,下降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8.51亿元,比上年下降5.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8元。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电子元件产量118.84亿只,集成电路23.39亿块,白酒0.53亿升,锂离子电池产量1003.55万只,合成氨66.5万吨,氮肥47.22万吨,罐头6.44万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3.1%。

表2  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电子元件 亿只 118.84 0.9 合成氨 万吨 66.50 5.5
集成电路 亿块 23.39 94.3 氮肥 万吨 47.22 7.0
灯具及照明装置 万套(台、个) 0.02 -91.7 汽车 16406 -0.7
原盐 万吨 78.88 18.8 钢材 万吨 68.65 2.0
罐头 万吨 6.44 -4.2 水泥 万吨 51.89 -50.8
鲜、冷藏肉 万吨 23.83 -2.1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411.01 -5.1
铜材 57649 55.3 机顶盒 万台 197.72 -45.6
 白酒 亿升 0.53 0.4 锂离子电池 万只 1003.55 -0.9
万吨 2.47 -26.2 铅酸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402.08 19.7
万米 6295 -15.2 印制电路板 万平方米 839.25 -4.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年末全市纳入建筑业产值统计库的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376个,比上年增长32.9%。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全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面积272.1万平方米,下降2.6%;商品房竣工面积65.94万平方米,下降44.8%。

六、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16亿元,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80亿元,增长9.9%;金融业增加值75.45亿元,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95.98亿元,增长1.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5%,利润总额增长89.5%。

七、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5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乡村实现零售额171.72亿元,增长11.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9.28亿元,增长11.8%;商品零售额554.68亿元,增长10.9%。全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8.05亿元,增长4.1%。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2%,金银珠宝类下降27.1%,日用品类增长1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0.3%,中西药品类增长12.5%,通讯器材类增长36.3%,汽车类增长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8.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出口48.94亿元,下降18.3%;进口59.97亿元,增长245.1%。

全年实现外商直接投资(FDI)1832万美元,增长93.5%。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450.17亿元,增长5.8%。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41个,投资金额643.68亿元。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582公里,等级公路143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6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8.3万辆,比上年增长4.1%。其中,登记为个人的汽车保有量34.1万辆,增长3.3%。

2023年,全市实现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7.6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4.96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65%;货运周转量52.67亿吨公里,增长7.3%。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4.44亿标准量,增长16.6%;快递业务量完成11810.95万件,增长1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73万户,下降1.1%;移动电话用户292.24万户,增长0.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4.14万户,增长14.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7.1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32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104.24万户,增加7.41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6.78万户,增加1.17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4.63亿GB。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6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税收收入61.24亿元,增长7.4%。分税种看,实现增值税收入18.54亿元,增长11.8%;企业所得税收入9.45亿元,增长1.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04亿元,增长8.5%。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86.43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80.86亿元,比年初增长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50.38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95.9亿元,比年初增长31.2%;中长期贷款余额1354.09亿元,比年初增长14.4%。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3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5家,人身险公司18家。全市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46.47亿元,同比增长0.05%。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15.94亿元,同比增长7.24%;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30.53亿元,减少3.3%。全市保险公司实现赔款与给付17.83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9.34亿元,增长10.1%;人身险公司给付8.49亿元,增长51.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744所(不含高等院校),在校学生41.45万人,专任教师2.98万人。

年末普通小学163所,招生2.87万人,在校生17.54万人。普通初中107所,招生3.01万人,在校生9.04万人。幼儿园428所,招生1.43万人,在园幼儿7.21万人。特殊教育5所,招收特殊教育学生469人,在校生2309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835人。普通高中30所,招生1.93万人,在校生5.4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招生8033人,在校生2.12万人。

全年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593.8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2.4亿元,投入强度达到0.77%。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8家。取得国家体系认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70家。全年实施国、 省、市科技项目75项。全年培育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8家。

全年授权专利2139件,发明专利授权283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21件,专利实施新增产值168.25亿元。商标申请4687件,商标注册2692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15件,处理结案15件,结案率100%。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文化馆6个,文化站124个,公共图书馆7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4个。国有及民营博物馆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保单位5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1处。

年末全市国有博物馆接待游客约46万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项。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种,出版量1300万份。年末,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1万户。

全市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总人数为1702万人次,门票收入5651.24万元。年末有A级旅游景区23家;星级饭店12家。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3657个,其中医院68个(民营医院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5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2059张,卫生技术人员2.1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92人,注册护士9138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助理)医师239人,注册护士205人;乡镇卫生院83个,执业(助理)医师1323人,注册护士1405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2045.09万人次,其中医院744.55万人次(民营医院86.37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1232.62万人次;出院60.95万人,其中医院45.39万人(民营医院6.64万人),基层医疗机构14.58万人。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3.35%。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04 ‱、2.12‰和3.99‰。

十二、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2023年,全市完成市政基础建设投资67.29亿元。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9平方米。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89.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其中工业用电量51.45亿千瓦时,增长11.1%。

全年节能环保支出8.1亿元。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削减2638吨、312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337.07吨、108.86吨。环保检验机动车15.73万辆。全年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1%;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100%,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达标率100%。

全市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38件,移送司法机关五类案件3件。累计发放排污许可证89张,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1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49.14万吨。

十三、人口

2023年出生人口1.69万人,人口出生率6.03‰;死亡人口1.85万人,人口死亡率6.59‰;人口自然增长率-0.57‰。年末常住人口27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4.28万人,乡村人口110.52万人。城镇居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78%,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53.1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9.18%,比上年末减少1.05个百分点。

十四、居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8%;经营净收入增长4.6%;财产净收入增长5.7%;转移净收入增长3.9%。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5.9%,其中居住支出下降4.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下降1.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5%;经营净收入增长8.2%;财产净收入增长6%;转移净收入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7.2%,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9.0%,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1.9%,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4.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3%。

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4万人。全市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4.82万人(含待遇领取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0.17万人(含待遇领取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42万人,增加1.2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2.48万人,减少9.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2.84万人,增加0.72万人。

年末共有1.2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425元/月、297元/月。全年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18万人,人均补助标准为农村693元/月。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54所,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1.39万张。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9亿元。

十五、国土资源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幅员面积5322.25平方公里。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437.23公顷,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17.18公顷,下降58.8%;房地产用地(普通商住用地、商服用地)147.29公顷,下降44.3%;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1172.76公顷,增长105.2%。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同比下降25%;死亡16人,下降5.9%;受伤8人,下降38.5%;直接经济损失1915.18万元,上升89.4%。全市全年无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市全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93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遂宁统计年鉴—2023》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公报中2017—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数据;2019、202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结构为最终核实数。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6—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修订。

4.公报中粮食、畜牧、居民生活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遂宁调队,民营主体数据来源于市市场监管局、渔业数据来源于市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数据来源于市水利局,交通运输数据来源于市交运局及市车管所,邮政数据来源于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源于电信、移动、联通公司,金融数据来源于市人民银行,文化旅游数据来源于市委宣传部及市文广旅游局,对外贸易数据来源于市商务局及市经合局,财政数据来源于市财政局,保险数据来源于保险协会,教育数据来源于市教育体育局,科技数据来源于市科技局及市场监管局,人口变动数据、卫生数据来源于市卫健委,市政建设数据来源于市住建局,环境保护数据来源于市生态环境局,民生保障数据来源于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及市民政局,国土资源数据来源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全生产等数据来源于市应急局。

时光轴

RAG15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1336”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拼经济、合力搞建设,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全市经济回升向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一、综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1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3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83.1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10.54亿元,增长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37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9:45.7:41.4,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3%,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RAG-ES2024-10-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累计上涨0.2%,衣着价格累计下降0.1%,居住价格累计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累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累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累计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累计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累计上涨2.9%。二、民营经济2023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059.8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96.87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05.92亿元,增长9.2%;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56.3:38.3。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到21.6万户,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私营企业达到4.2万户,增长21%。三、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万公顷,下降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1.3万亩,下降3.5%。全年粮食产量147.9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水稻产量45.8万吨,增长3.6%。RAG-ES2024-10-23
表1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 粮  食 万吨 147.9 2.3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137.2 5.8 # 小 春 万吨 27.9 4.2 # 食用菌 万吨 12.6 35.0   大 春 万吨 120.0 1.9 瓜  果 万吨 4.4 14.6 油  料 万吨 21.8 -7.6 肉  类 万吨 33.2 2.0 糖  料 万吨 0.6 1.6 出栏家禽 万只 2663.3 1.4 RAG-ES2024-10-23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