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镇
地名由来:松山镇因镇北毛毛山原多生长松树而得名,藏语称密哈山,意为肉食之地。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松山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2年4月,松山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松山镇地处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东北与古浪县接壤,东南与景泰县、永登县接壤,西邻县城华藏寺,天干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县城华藏寺17公里,交通便捷。松山镇前身为松山乡、钱宝镇,两乡镇于2004年9月撤并,合并后更名为松山镇。松山,因城北大山多松树而得名,藏语亦称密哈山,意为肉食之地。
松山镇国土面积711.3平方公里,草原面积93.24万亩,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人口3017户13346人,有纯牧业村4个,是一个藏、汉、土、蒙古、回等多民族聚居,半农半牧的镇。全镇现有学校19所,其中独立初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六年制完全小学10所,村学7所。辖区内有县级单位天祝种羊场1个,镇属各单位12个,有钱宝砖厂、天祝县华锐酒厂、采石场、道渣石场、富强牛羊育肥场登5家企业和私营企业,餐饮、商贸个体工商户120户。
松山镇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明代时期的松山古城,森林密布、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当时供给军队马匹、饲草的重要牧场之一,战略地位突出,为古代""松山古道""和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气候和人为的因素,环境日益恶化,草场退化,古城日渐萧条。建国后历届政府在松山古城附近办公。现松山古城遗址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保存完好。其它文物古迹有华尖鱼儿山、地沟梁一带古脊椎生物化石和红石堡子、藏民堡子遗址和达隆寺等。
松山镇民俗文化丰富,社火表演、赛马会等民间文化活动经常开展。组建于70年代的红石村社火队,是全县优秀社火表演队之一。每年春节和元宵节赴县城和附近乡镇进行表演,为群众活跃节日气氛。各村组春夏季节举办的赛马盛会,吸引远近赛马爱好者和群众前来比赛观看,为辽阔的松山滩草原平添了几分美丽。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松山镇境域属庄浪县。
明代时期,庄浪县改庄浪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属庄浪茶马同知。
民国元年(1912年)后,由平番县管辖,属甘凉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庄浪茶马理番同知。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永登县。
1950年5月,为天祝自治区第一乡所辖。
1952年11月,分为松山乡、钱宝乡和达隆乡。
1962年7月,为松山、鞍山、华尖、石塘公社和松山牧场,属松山区。
1985年10月,为松山、钱宝乡。
2002年8月,钱宝乡改镇。
2004年10月,松山乡、钱宝镇合并为松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