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打造世界一流的芯片人才,清华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人工智能与算法学习

共 271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4-24 22:27

来源:机器之心
作者:蛋酱
刚刚,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成立,拉开中国培养一流芯片人才的序幕。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行业不断叠加重重制裁。与此同时,受到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全球汽车、手机等行业的「缺芯潮」,让芯片行业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中国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卡脖子」领域。产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高端人才。

4 月 22 号上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首任院长吴华强等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学院揭牌。



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恰逢清华大学 110 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表示:「集成电路学院要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要发展引领产业的关键技术,矢志不渝坚持自主创新,培养可堪大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30 万人才缺口,集成电路学科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进入 21 世纪以来,集成电路一直扮演着赋能技术的重要角色。集成电路,特别是高端芯片,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和前沿工程技术的结晶。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设计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持续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源泉,清华大学于 1956 年设立半导体专业,1980 年正式成立微电子学研究所,2004 年成立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是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华大学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在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EDA 工具、传感器与集成微系统、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集成电路专用装备等重点科研方向上取得了许多顶尖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部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相关学科教材。

迄今,清华大学已在集成电路领域培养本科生 4000 人以上,硕士生 3000 人以上,博士生 500 人以上。根据数据统计结果,2016–2020 年,超过七成的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和科研一线。 


但从现状来看,在 2021 年,我国还存在 30 万左右的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同时严重缺少该领域的领军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加快培养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强化集成电路学科发展,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议题。

 早在两年多前,设立与集成电路有关的一级学科的讨论就开始发酵。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后,就会单列进考核和拨款计划中,拨款资金和招生名额都会增加,相对应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等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2020 年 7 月 30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

基于集成电路学科专业调整的大背景,2020 年 10 月,在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20 年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 年 12 月,清华大学举办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背景,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对象和理论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2021 年 4 月,经清华大学第十四届党委第一百五十八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成立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清华的「芯片学院」,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

据了解,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由原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与电子工程系共建, 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实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同时通过兼聘、双聘等灵活务实的用人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与产业链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全方位产教融合, 面向产业最先进技术和最迫切需求,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学科方向设置方面,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结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拟设置集成纳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和集成电路制造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拟重点发展纳电子科学、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及 EDA、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集成电路器件与制造工艺、封装与系统集成、MEMS 与微系统、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集成电路专用材料等学科方向,完整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专业型硕士生、学术型博士生以及专项博士生等不同层次和类别。集成电路学院将不直接招收本科生,本科生培养将采用大类培养和书院培养模式,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将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主。根据集成电路学科和产业的特点, 学院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构建开放式、模块化、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在注重夯实数理基础的同时,建立起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计工具 (EDA)、装备和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知识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清华大学陆续设立了微纳加工中心(2010 年)、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2015 年)、清华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机构,为集成电路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自中芯国际、兆易创新、合肥长鑫、长江存储、紫光集团等多家企业的代表也共同参与了揭牌仪式。在未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也将通过聘请产业链各领域头部企业的顶级专家来校开设专业课程、设立联合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形成育人合力,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贡献。

推荐阅读

4月23号世界读书日,当当购书优惠码限时抢!


一文读懂深度学习中的各种卷积


南京大学吴建鑫教授《模式识别》2021课程,附课件下载


13个算法工程师必须掌握的PyTorch Tricks


Kaggle竞赛中使用YoloV5将物体检测的性能翻倍的心路历程


清华姚班大神胡渊鸣从MIT毕业回国创业啦!太极团队正在招聘......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