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桥
共 151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1
建设历程
民国龙江桥
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人惠鄙、守恩等倡议造桥,后乡人林迁、林霸、陈侈、僧人妙觉等继续募缘建造龙江桥。
宋宣和六年(1124年),龙江桥建成,初名螺江桥。
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少卿林栗根据“江南沙合接龙首”的古论语,螺江桥更名为“龙江桥”。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龙江桥桥墩遭洪水冲崩数门。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抗击倭寇,沿江民众自发建造民城,由于军事防御工事的需要,将龙江桥一侧的桥墩堵塞两孔。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龙江桥又遭洪水冲毁,由海口人郑天佐 (曾任思州知府)、郭遇卿等人再次出资修复。
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龙江桥南侧被洪水再次冲垮数丈,海口人郭遇卿协同林廷赞再次募缘修缮。
清康熙三年(1664年),地方豪绅陈德彰、林良务占龙江桥为己有,雇工桥门,捕鱼取利,以致桥身震撼,动梁折墩。武迸士林立瑞、举人蔡毅、耆老潘乐徽等联合海口父老数百人联名控告,经过三年的讼争,省道府各级官吏慑于民情愤激,才给严禁究治,取得了护桥的胜利。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海啸汹涌,冲断龙江桥桥梁五条、 海水溢上桥面,桥石部分落入江中,栏、墩部分垮塌,邑人林以 历带领当地鱼行、米行老板集资兴修,但由于此次桥梁损毁过于严重,众人竭尽全力也未能修好。
清嘉庆九年(1804年),狂风暴雨,加上海潮上涨,江水漫上桥面,龙江桥横铺的桥板被卷走十几门。后原因经费缺乏,经海口乡亲不懈努力,只能用木板代为石料铺设,故称为 “柴桥”。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龙江桥再次损坏,再一次募修龙江桥。
清光绪二年(1876年),里人鸠议龙江桥改木为石,又呈请邑侯王君纯南批准,重修龙江桥。
民国19年(1930年),龙江桥桥梁又断两条,架木以济行人过江。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轰炸海口街, 造成龙江桥桥梁数条大梁损毁。
解放战争时期,战争给龙江桥桥梁造成了破坏,致使北侧桥栏大面积受损,桥面石板也被炸毁数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原福清县政府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先后把第6、7、26孔的木桥面改修为石桥面,石梁断折亦随毁随修。
2010年,福清市政府斥资近500万元,对整座龙江桥进行全面修葺、加固。
桥梁位置
龙江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镇区西侧、海口镇晨光村东侧,东起桥头路,连接,横跨龙江水道,西至海安何乡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龙江桥风格
龙江桥是座梁式结构的石桥,上至石栏和独具匠心的横铺石板,下至填基架梁,均以石为材,桥墩成舟形,石梁并排铺设在墩顶帽石上,在石梁之上再横铺石桥板,桥南还建造镇桥塔2座,分列左右,塔七级六角,每面雕佛给龙江桥增添了庄严的色彩。
设计参数
截至1997年9月,龙江桥有40孔,孔径9至13米,桥宽4.2至5.2米,全长476米,桥墩高6米,两分水尖间长为10米,墩宽3.3至4.2米,石梁6条,石梁宽60至75厘米,厚60至90厘米,每条石梁约重15吨,大桥加上小桥总长700多米。
建设成果
文化特色
价值意义
龙江桥是福清最长的花岗石座梁式结构的石桥,也是福建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石梁桥。(人民网 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