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布依族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4 09:03

地名由来:民国时期,在此设立集市,以天千地支排列记数日期,每逢丑日天赶场,按十二生肖称牛场。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在牛场街而得名。

2022年12月,牛场布依族乡被贵州省林业局命名为2022年贵州省森林乡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牛场布依族乡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牛场布依族乡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牛场布依族乡地处贵阳市北郊,白云区东北部,北邻修文县扎佐镇,东抵乌当区水田镇,南接本区都拉乡,西面与沙文镇接壤。乡党委所在地牛场村距市行政中心金阳新区20公里,距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南湖新区17公里。全乡辖13个行政村,67个村民组,有农户2733户,11525人。乡内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等民族,有少数民族人口3688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布依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国土总面积为66.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11303亩,其中,水田6600亩,旱地4703亩;林地面积为59923.95亩,森林覆盖率为61.48%。

乡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铝土矿、赤铁矿、煤、硫铁矿、大理石、粘土矿、硅矿等。全乡有学校12所,医院2所,驻乡单位主要有贵州省物资储备局一五八处,白云大理石厂等。

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近年来,牛场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西部大开发,建设大贵阳,金阳建新区,建设生态白云等发展机遇,紧密结合乡情实际,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实施异地办厂战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推进小集镇建设,全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通车里程79.8公里,每平方公里通车里程为1.2公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于2002年实现了省级小康乡标准。近几年,先后在异地引进建成了贵阳大鸿实业公司、恒达信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乡域内重点引进了仙农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云雾雪莲果开发有限公司,白云春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种植示范企业,2006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5元。在乡内初步建成了二元(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经果林种植基地、无公害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全面完成了集镇建设“五个一”工程;完成了阴牛公路、龙阿公路、牛尖公路、环乡公路硬化,实现了自来水、电、客车、广播、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七项村村通。

历史沿革:

清代,境域大部分属贵阳府辖地水边里和贵筑县的北上里一小部分属贵筑县东下里。

民国三年(1914年)至三十年(1941年)6月,在今牛场乡境内设置的文华、蓬莱、黄官、红锦4乡属贵阳县第八区(原北一区);境内设置的大陵(大林)乡,属贵阳县第二区(原东一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牛场为贵阳县第八区文华乡驻地,时辖牛场、云岩寨、大山、大土、大坝、大坡等自然村寨。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至1949年11月,属贵筑县白云区沙文乡。

1952年,在今乡境内建牛场、红锦2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文区);建大林乡属贵筑县第八区(又名水田区)。

1958年2月,全境划归贵阳市,属贵阳市鸟当区。

同时原大林乡辖的大林、簸箩戈、火烧寨、石龙、安板田、小山、大山、尖山8自然村寨由水田区划归沙文区;同年9月,大林、牛场、红锦等高级社合并为团结公社;同年12月,与越美、跃进2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乡境建牛场、红锦、大林3管理区。

1959年12月,建立属贵阳市辖区的白云镇(习惯上仍称白云区)后,改属白云区。

1960年5月,成立白云(城市)公社后,属白云区沙文公社。

1961年6月,从沙文公社划出,成立牛场公社。

1962年7月,并入沙文公社,属乌当区。

1973年6月,恢复归白云区建制,复归白云区。

1984年1月,撒社建乡,原沙文公社分建为沙文乡和牛场乡。

1984年8月,牛场乡改牛场布依族乡。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