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2-01-01 00:00

宁 海 县 统 计 局

(2023年3月)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五大革新”,全面实施六大“再提升”行动,全县经济总体呈现承压向好态势,实现了现代化“双优”新宁海建设良好开局。

 

 

综  合

地区生产总值。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900亿元,达900.7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5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4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9.72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之比为6.0:48.5:45.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71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89万美元),增长3.4%。

 

表1 2022年宁海县分行业增加值情况

行业 增加值(亿元) 增速(%)
农林牧渔业 56.76 5.6
工业 386.56 3.6
建筑业 51.77 5.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79 2.7
批发和零售业 88.43 7.7
住宿和餐饮业 14.13 4.8
金融业 50.51 10.4
房地产业 79.48 -2.8
其他服务业 142.29 5.3
营利性服务业 75.77 9.3
非营利性服务业 66.52 1.2

财政收支。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7.10亿元,下降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47亿元,下降9.0%。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49亿元,增长9.6%,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0.9%、33.5%、18.1%和13.6%。全力助企纾困,全年兑现补助资金6.7亿元,减负降本26.2亿元。

市场价格。据国家样本反映,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8%,工业品价格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6%。

表2 2022年宁海县CPI同宁波、全省比较情况(上年=100)

指标 宁海县 宁波市 全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102.3 102.2
食品烟酒 102.8 103.1 102.6
衣着 100.8 99.7 100.4
居住 101.0 100.4 10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7 101.0 101.8
交通通信 105.3 105.8 105.1
教育文化娱乐 101.7 102.2 103.1
医疗保健 100.0 101.8 100.3
其他用品及服务 102.4 101.5 101.8

就业创业。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8万人,6939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926人。新增创业实体18911个,创业带动就业人数75644人。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8670户,净增市场主体11290户,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97839户。

 

农业、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76亿元,增长5.6%;粮食种植面积达23.8万亩,粮食总产量9.46万吨,增长4.8%;禽肉总产量0.11万吨,下降7.7%;水产品总产量18.31万吨,增长5.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7.04万吨,增长5.7%。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60.9%,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美丽乡村建设。全年全县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2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6个,累计分别达到9个、33个和20个。启动海头村、许民村等5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厕172座。

 

工业、建筑业、用电

工业。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6.56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24亿元,增长4.7%,其中“246”产业实现增加值203.10亿元,增长6.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71.71亿元,增长8.8%,其中新产品产值498.07亿元,增长19.7%,新产品产值率达39.2%。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18.60亿元,增长6.5%;营业收入1385.87亿元,增长12.4%;利润总额55.88亿元,下降7.9%;研发投入36.60亿元,增长14.1%。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1%。工业全域治理成效显著,新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园3家,实现国家制造业企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零突破,新增国家单项冠军产品1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宁海县规模以上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图(单位:%)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7.95亿元,增长21.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69万人。

用电量。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5亿千瓦时,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64亿千瓦时,增长16.1%;第二产业用电量41.54亿千瓦时,增长0.2%,其中工业用电量28.43亿千瓦时,下降0.9%;第三产业用电量6.62亿千瓦时,增长9.6%;城乡居民用电量10.81亿千瓦时,增长23.5%。

 

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其中民间投资占比59.9%,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项目民间、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等5个结构性指标增速远高于省市平均,荣获年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表3 2022年宁海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领域增速

主要领域 比上年增长(%)
工业投资 45.9
房地产投资 -14.1
基础设施投资 26.5
民间投资 3.2
制造业投资 35.5
交通运输投资 11.3
项目民间投资 33.1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32.6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68.6

房地产业。全年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438.55万平方米,下降17.2%;竣工面积128.58万平方米,增长23.4%;商品房销售面积59.72万平方米,下降24.4%。

 

贸易、交通、旅游、会展

贸易业。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0.66亿元,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49亿元,增长9.2%。实现网络零售额202.9亿元,增长2.6%。累计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74.51亿元,同比增长29.1%。

表4 2022年宁海县限额以上主要商品增速

主要指标 比上年增长(%)
汽车类 7.7
文化办公用品类 9.5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4.2
粮油、食品类 -36.9
石油及制品类 -35.9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7.4
金银珠宝类 10.3
饮料类 -23.8

交通运输。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648.54公里,公路密度8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9.7万人次,下降51.1%,旅客周转量0.34亿人公里,下降16.8%;货物运输量1293.86万吨,下降5.0%,货物周转量76.29亿吨公里,下降1.7%。年末全县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756辆、船舶40艘,其中公交运营车辆633标台,运营线路183条,全年完成客运量2489.16万人次,下降19.6%。年末全县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0.8万辆,全年累计租车443万辆次。年末全县共有出租车278辆。

旅游业。全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52.12亿元,增长1.0%。接待游客330.83万人次,增长3.1%。创成省A级景区村庄100个,其中3A级5个;新增民宿15家,其中精品民宿5家,培育金银宿级民宿2家。获评浙江文旅助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十佳县,前童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会展业。全年全县举办各类展会3个,参展企业115家,展览总面积3.24万平方米,人流量4.5万,成交额1.12亿元。举办“中国旅游日”2022年浙江省主会场暨第二十届徐霞客开游节活动,首次启动“云开幕”,直播观看量超百万。

 

对外经济

货物贸易。全年全县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67.69亿元,增长10.9%。其中,出口总额339.79亿元,增长9.1%;进口总额27.90亿元,增长39.3%。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263.49亿元,增长11.7%。全年全县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合计进出口额88.59亿元,增长23.7%,其中出口81.82亿元,增长17.3%。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表

 

招商引资。全年全县共新批外资企业8个,增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下降14.7%。浙商回归资金100亿元,市外内资131.2亿元。

 

银行、证券、保险

银行业。年末全县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7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大型国有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城市商业银行7家,村镇银行1家,农商银行1家。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20%,较上年下降0.27个百分点。

表5 2022年末宁海县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主 要 指 标 实绩(亿元) 比上年增长(%)
本外币存款余额 1112.59 17.1
其中:住户存款 523.34 18.4
非金融企业存款 444.04 27.1
人民币存款余额 1065.15 18.1
本外币贷款余额 1563.06 20.4
其中:住户贷款 502.78 9.8
企(事)业单位贷款 1060.26 26.1
人民币贷款余额 1558.42 20.8

证券业。全县共有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新增甬股交挂牌企业27家,累计188家。年末拥有上市梯队培育企业30家。

保险业。年末全县共有保险机构35家,其中产险机构20家,寿险机构15家。全年保费收入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5亿元,增长11.2%;人身险保费收入14.21亿元,增长2.7%。全年累计赔付支出7.74亿元,增长0.7%,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67亿元,增长0.3%;人身险赔付支出2.08亿元,增长1.8%。

 

科技、教育、人才

科技创新。全年全县完成专利授权5686件,其中发明专利262件,全县有效专利拥有量1907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588件。新增有效高新技术企业71家,累计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56家。创新主体研发能力持续增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2家,市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1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88家。实现技术交易额22.1亿元,增长121%。

教育事业。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80所,在校学生总数10.7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8所,在校学生1.08万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0.69万人;初中22所,在校学生2.24万人;小学50所,在校学生4.41万人;幼儿园83所,在校学生2.35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7%,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为99.9%,适龄“三残”儿童学前段、义务段入学率达100%。公办学校接纳外来民工子女1.79万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再次转型”压减率达100%。全年发放各类助学奖金4500万元。

人才开发。年末全县人才总量达17.3万人,其中博士37人,硕士289人。新增大学生就业人数1.1万人。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积极开展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110家,累计培训技能人才2.8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6651人。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年末全县累计拥有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12项、代表性传承人28人、传承基地19个。新建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0个。创成全省首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全市首批“一人一艺新空间”和“天一书房”3家。新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1个,创成全国科普示范县。

卫生健康事业。年末全县共有医疗机构490家,床位数3038张,卫生技术人员61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80人,注册护士数2755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64人,每千人拥有护士数3.89人。年末县域就诊率93.9%,基层就诊率70.1%。县第一医院通过“三乙”综合医院现场评审。

体育事业。新建体育公园1个,全民健身广场2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1个,百姓健身房5个,累计分别达4个、14个、8个、10个和2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3平方米。宁海籍运动员在省运会上收获22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宁海越野挑战赛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4.11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市政项目投资10.7亿元,共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2个,其中重点项目17个,新开工建设12条市政道路。城市绿地率、绿地覆盖率分别达39.5%和4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平方米。完成华庭家园、朝晖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35个。积极推动双水未来社区、塔山未来社区等6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新增公共停车场8个、道路泊位3166个,有序实现无感停车。

生态建设。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2.3%,PM2.5浓度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优良率保持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5%,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100%。整治涉气企业66家,关停17家,投入3.6亿元实施135个颜公河水环境治理项目,开建首座工业污水处理厂,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荣获全省首批三星级“无废城市”,连续五年位列“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连续两年获得“大禹鼎”银鼎和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称号。

 

 

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年末全县拥有户籍人口629770人,其中男性人口324047人,占比51.5%,男女性别比为106:100。全年出生人口3200人,出生率为5.14‰;死亡人口4249人,死亡率为6.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70.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63.7%。

居民收入。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91元,增长4.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49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65元,增长5.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1.72,比上年缩小0.04。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704元,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601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91元,增长6.3%。

社会保险。年末县内本地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07万人,参保率为99.7%。医保户籍参保率超过99.5%。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54万人、15.88万人。符合条件贫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民生保障。全年全县共有低保对象8960人,特困对象655人,低保标准从每月1005元提高至1181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1亿元,特困供养金1820.1万元,临时救助金594.6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5%。全县拥有养老机构22家,总床位数5918张,每万老年人持证养老护理人员31人。全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721套。

“平安宁海”建设。全年全县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起,比上年下降28.6%。死亡人数7人,下降36.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9万元,下降54.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数6起,下降25.0%,死亡人数4人,与上年持平。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总量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

5、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

6、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7、固定资产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8、资质建筑业企业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

9.根据上级文旅部门统一部署,旅游业的统计方法和口径有调整。

时光轴

RAG15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宁 海 县 统 计 局 (2023年3月)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五大革新”,全面实施六大“再提升”行动,全县经济总体呈现承压向好态势,实现了现代化“双优”新宁海建设良好开局。     综  合 地区生产总值。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900亿元,达900.7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5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4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9.72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之比为6.0:48.5:45.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71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89万美元),增长3.4%。   表1 2022年宁海县分行业增加值情况 行业 增加值(亿元) 增速(%) 农林牧渔业 56.76 5.6 工业 386.56 3.6 建筑业 51.77 5.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0.79 2.7 批发和零售业 88.43 7.7 住宿和餐饮业 14.13 4.8 金融业 50.51 10.4 房地产业 79.48 -2.8 其他服务业 142.29 5.3 营利性服务业 75.77 9.3 非营利性服务业 66.52 1.2 财政收支。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7.10亿元,下降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47亿元,下降9.0%。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49亿元,增长9.6%,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0.9%、33.5%、18.1%和13.6%。全力助企纾困,全年兑现补助资金6.7亿元,减负降本26.2亿元。 市场价格。据国家样本反映,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8%,工业品价格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6%。RAG-ES2024-09-11
表2 2022年宁海县CPI同宁波、全省比较情况(上年=100) 指标 宁海县 宁波市 全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102.3 102.2 食品烟酒 102.8 103.1 102.6 衣着 100.8 99.7 100.4 居住 101.0 100.4 10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2.7 101.0 101.8 交通通信 105.3 105.8 105.1 教育文化娱乐 101.7 102.2 103.1 医疗保健 100.0 101.8 100.3 其他用品及服务 102.4 101.5 101.8 RAG-ES2024-09-11
就业创业。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8万人,6939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926人。新增创业实体18911个,创业带动就业人数75644人。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8670户,净增市场主体11290户,累计实有各类市场主体97839户。 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76亿元,增长5.6%;粮食种植面积达23.8万亩,粮食总产量9.46万吨,增长4.8%;禽肉总产量0.11万吨,下降7.7%;水产品总产量18.31万吨,增长5.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7.04万吨,增长5.7%。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60.9%,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全年全县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2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6个,累计分别达到9个、33个和20个。启动海头村、许民村等5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厕172座。RAG-ES2024-09-11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